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基础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心名采集业,意名广采集,诸识识所识,现等境说五。

共读楞伽开示

1、共读广采共读楞伽开示,楞伽二百二十,开示心名采集业,百心意名广采集,名采诸识识所识,集业集诸境说现等境说五。意名楞伽经义贯是识识所识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共读广采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楞伽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开示有修之仁者,百心各位高僧大德,名采开悟见性的集业集诸境说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意名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心名采集业,意名广采集,诸识识所识,现等境说五。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

3、看《楞伽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

4、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经文:【心名采集业,意名广采集,诸识识所识,现等境说五这个是指八识之名的由来,为什么有第八意识。什么叫做第七意识。

5、什么叫做第六意识的由来。什么是前五识的由来。在这里,都有一个交代。

二百二十心名采集业,意名广采集,诸识识所识,现等境说五。

1、八识之名的由来的是怎么样呢。心名采集业,这个第八意识呢,心,是指第八意识心,名采集,采集就是执取,集是什么,集善业,要不然就是集恶业啊,集善业,或者是集这个恶业啊,就是积集,累积的意思,第八意识就像仓库,执取了善业、恶业,把它累积起来,存放着,作为将来的,未来的因果。而第七意识的末那识呢,意,就是指第七末那识的意根,名为广采集,广采集,就是广泛地去执取,但是咧,它不像是仓库,它只负责执取,仓库,善恶业是第八意识心负责的,所以,第七意识呢,内缘八识,执为我,然后,外呢,缘前六识,执为我所,对内执着见相二分,我的精神领域,看到了外在的相,自相、共相,统统认为,那个是我,而外面的执着啊对外来讲的话,是前六识所面对境界的,统统认为,那是我所拥有的,所以,内执缘内八识,执我,外执,指执前六识为我所,所以,第七意识,名为意,名为广采集,广泛的采集,只负责采集,不负责存放,存放在第八意识,就像仓库一样。

2、接下来,诸识识所识,所缘的五尘影像,诸识所缘的五尘影像。简单讲:就是前五识,前五识所缘的五尘的影像识,是指第六意识,为第六意识,最后,所识就是所分别,这是第六意识生起的原因,第六意识生起的原因是什么咧。

3、再讲一遍:诸识,就是前五识,前五识所攀缘的外境的五尘境界的影像,第二个识,是指第六意识,第三个识,是指分别,第一个识是指前五识,诸识,第二个识,是指第六意识,第三个识,是指分别,分别所识的对象,这个是第六意识生起的原因,诸识识所识,意思是:前五识诸识所缘的五尘影像,为第六意识所识,所分别的对象,这个就是第六意识生起的原因。接下来,现前现量,现前的现量,等同之五尘境界,而说五,意思就是:这个五,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为什么同时讲咧,因为都是面对境界,都是面对外境,眼识、耳识、鼻、舌、身,因为都是面对外境,所以,一起讲,所以,现,就是现前的现量境界,等同,相同都是五尘,简单讲:五识都是面对五尘的境界,所以,一起谈,眼、耳、鼻、舌、身,因为这五识都是面对现前的现量去分别的,所以一起说,说五,这个说五就是前五识生起的原因,因为面对境界去执着。这一段,把它贯串起来的意思是说:第八识之心,之所以得名为心,是因为它能采集,积集这些善业,还有恶业,如同仓库,把它储存起来,而第七意识的末那识,对内执着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对外执着前六识为我所拥有,所以,广采集,它只负责采集,不负责储藏,诸识识所识,前五识所缘的五尘影像,为第六意识所分别的对象,这是第六意识生起的原因。因为现前的现量,等同的一个五尘境界,所以,我们同时说它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些五识生起的原因,如果这句把它倒回来讲,会比较顺,为什么前五识一起说明咧,因为前五识面对的是现前的现量,统统是五尘境界,所以,同时说,就是这个意思。

4、【注释】“心名采集业”:“心”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能“采集”善恶诸“业”。“采集”,执取、积集。

5、“意名广采集”:“意”为第七末那识,因末那内外两边攀缘,内执第八识为我,外执前六识为我所,以其内外攀缘,故称“广采集”。在这里稍微看一下,我的两边,这个为什么第七意识,这个是第八意识,第七意识它就是像一个桥梁,这是第八意识,师父以右手示范,这是前六识,师父以左手示范,那么,第七意识就在这里,师父示范两手的中间,对内,第七,对内,执着第八意识为自我,对外,这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然后,第八意识在这里,第七意识在中间,对内,执着第八意识见分为自我,对外,认为前六识都是我所拥有的,那这样听得懂吗。对内、对外,刚好这个,第七意识就是一种桥梁,对两边都执着的意思,所以,第七意识所执非量,就是第七意识所执着的东西,统统是影像而已,第七意识所执非量,这没有一样是真的,因为着一个见分,着一个相分,那么,看的都是偏激、偏差,所以,强大的第七意识,会变成一种偏激的行为,强烈的执着,会造成人类偏激的行为,因此,学佛,它是属于中道,也没有中道的执着,说:中道就是离两边,叫做中道,但是,如果着一个中道,又着一个边,又掉进去中道这个边。“心名采集业”:“心”是指第八识。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