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是在做学问
问:如果有人教理是修行学问懂得,但是修行学问在自己的内心觉得都是浮在表面上,这样该怎么做,修行学问该怎么办呢? 大安法师答:修行佛法不是修行学问在做学问。修行佛法要解行并进,修行学问儒家讲要知行合一的修行学问。知之非难,修行学问行之为难。修行学问往往你知道并不很困难,修行学问问题是修行学问你要做得到啊!一切宗教首先要付诸践履,修行学问你去做啊!修行学问说得了一丈,修行学问不如行得了一寸!修行学问 所以学佛为什么要持戒呀?要吃素,修行学问要念佛,要拜佛。你要从事相上做啊!你一天到晚去看经典,认为自己了不起,拜佛、诵经、吃素、放生你一概都不做,觉得我多么有学问。你仅仅是在名相概念上去懂得所谓的教理,你没有在行持上,在念佛上有一个突破,有一种感悟,你那个教理实际上也是不懂的。 你认为你懂了,实际上像盲人摸象。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对那个瞎子来说,他一摸那个像他就很执着:哎,我亲手摸到了象的腿,象就是一根柱了;摸到象的肚子,象就是墙壁。而且他就相信自己,我已经亲手摸了,象就是一根柱子,就是一个墙壁,实际上都不是。 尤其佛教谈佛性问题,谈超越的意象问题,他都不是凡夫的境界。你用第六意识思维逻辑认为你懂了,恰恰是你根本就不懂。所以你是感觉到浮在面上,这种感觉很好。宗门上也说,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从你的眼睛看到的,耳朵听进来的,都不是本有的家珍。本有的家珍要自己悟出来,要从内心流现出来。 所以,该怎么办呢?一切教理都是为修行服务的。看书就像看药方,你修行才是吃药,你吃药才能治病,你光看药方不吃药是不行的。吃药就是要你念佛,你要持戒,你要拜佛,你要去做!这对于文化人尤其重要,不是说得怎么样,而是要看你做得怎么样。 不知道你是不是三皈依了?你没有三皈依,你到寺院做个三皈依,正式成为佛教徒。能够持五戒当然更好,如果觉得暂时还有困难,你先做三皈依。然后制定一个功课,定课,根据自己的情况,然后拜佛,一天能够拜个四十八拜,一百拜,都很好,再就是念一万声佛号。把佛号定课和散念融为一体。 这样你在念佛当中,能够念上半年一年,你回过头来再看教理,就跟你原来没有念,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所以还是从真修实干下手,从做钝功夫下手。要在这个时代真正生起出离娑婆的道心。欣求极乐,厌离娑婆,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声声佛号呼唤弥陀的救度。这个心要发得起来,才能够跟佛力感应,以浮泛的心是感应不上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 体光老和尚:要念到一心不乱,生极乐世界才靠得住,随便念几句就想往那儿去怎么能行呢?
- 为什么要放生?放生也就是“放我”
- 今天,这三个人,给我感动坏了!
-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 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愿所有人都能看到这段开示!
- 为啥现在很少见到禅师棒喝?静波法师:说真话他不信不听,说假话他反而高兴
- 为什么“拖延症”总是戒不掉?
- 法无自性,随心所现;所现之法,全是自心
- 人活着总是要有点梦想的
- 休息的日子
- 临济宗三玄三要
- 念这个名号超胜作一切功德
-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轮回
- 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 五十遍楞严咒的利益有多大一个有关楞严咒的真实故事
- 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
- 余生,做一个温暖的人吧!
- 人生,永远都是有缺憾的。
- 人生当留白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