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教经典

身体不是「我」,那「我」在哪里啊

如果我们诸位道友害病也好,身体或者受到伤害、不那感觉到痛,身体你观一下吧——谁在痛啊?在这个时间你把你的不那心、能觉悟的身体这个觉性跟你这个肉体的体分开,这就是不那经上所说的「有觉觉痛,无痛痛觉」——你有个感觉觉得痛,身体这个痛啊,不那绝对痛不到你的身体感觉。所以——不能开悟啊,不那开悟则当下痛苦减轻。身体

身体不是「我」,那「我」在哪里啊

实验一下,不那当你有时候肉体你指挥不灵,身体这个右胳膊抬不起来了不能动,不那你说这个身体属于你的身体、不属于你的?属于你的,你为什么指挥不灵?不属于你的,它跟你就没关系。但是我们每个道友说话都是「我的」——「我的胳膊」,「我的胳膊」不是「我」啊,这个道理想过没有?

「我的脑壳」、「我的」,「不是我」、「是我的」,这个「我的桌子」、「我的板凳」,「我的」,「我的身体」——「我的」决不是「我」。那「我」在哪里啊?在我们的禅堂,道友们天天参这个问题。

以前有二位老修行,在终南山里修行二十多年了,快三十年了。有一位道友感觉无所得,说:「在这山里修行啊,不如下山参学参学。」他準备下山去参学参学。可另一个道友说:「咱们已经修行差不多了,你不要下山,就在这里继续用功!」

这个道友不听,从终南山下来,到了陕西长安的潼关。夜间住在店里头,大概走得太疲乏,这一打坐他就入了定了。他这一入定好了,第二天也没看见动,第三天还在定中。店主人一看没气了,他是个和尚找谁去啊?就把他乾脆抬出去烧了。

这一烧麻烦就大了,一到晚上他就回来了,他说:「我在哪里?我在哪里啊?」他的神识找不到肉体了,因为店主人把他烧了。这个就传开了:这个店里闹鬼了!没人敢住了。传来传去,山里头那个跟他同修的道友就说:「我那个道友可能遇难了。」就顺着他走的足迹找,找到这个店里头。

到了店里头就跟这个店主说:「前几天是不是有个老师父在这住着?」店主也很坦白,说:「不错呀,他死了。找不着人负责,没办法,只有把他烧了,火化了。他天天晚上回来说‘我在哪里啊,我在哪里啊’,没办法。」这个师父跟他说:「我把这个鬼给你收了,你的生意就好做了。」

店主人当然很高兴了,说:「请师父慈悲吧,把他收了。」「但是我有个条件。什么条件呢,就是一堆劈柴,準备一口大缸,缸里头装满水。」主人说:「好,这容易做到。」他搬口大缸来,装满一缸水,搬到住房外边,用一堆劈柴架起来。到晚上了,师父说:「你把那劈柴给我架好,把火点着了。」

夜间就见到那鬼又来了,说:「我在哪里?我在哪里?」他这个道友就跟他说:「在火里。」他到火里找,没找到。「没有啊。」又跟他说:「在水缸里。」他沿着水缸找,找不到,说:「水里也没有啊。」他这个道友跟他说:「你入火不焚,到了火里烧不死你;入水不淹,到了水里淹不死你,你要‘我’做什么啊?」那个道友一下子开悟了,说:「谢谢!」就成道了!

大家理解吗?「入火不焚,入水不淹,你要‘我’做什么?」大家都固执,执着有个「我」,放不下,其实没有「我」。「都是我的」,「我的」不是「我」。每位道友听听,「我的鼻子」「我的眼睛」,眼睛不是你,鼻子不是你;说「我的身体」,身体也不是你。那离开这些,我在哪里?天天参,参吧!究竟有没有「我」?

因为是无相,《金刚经》就专门破相的,所以须菩提向佛请问:怎么样才能达到成就法身呢,云何我的心安住,怎么样让我的心住下来?佛就答覆他: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你应当作如是观。其实这个时候须菩提已经大彻大悟了,「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我们道友就是降伏不了我们的心。

参啊参,参的目的就是要明白,参明白了他就知道了。这个话头很多啦,诸位道友整天地在禅堂里参。当时我最初到鼓山才十六岁,我记得有一天老和尚在放完香讲开示的时候——那时候年纪小,老和尚讲很多开示都不知道——就是在后头那一打板:参、参、参!这个「参」我记得,到现在还记得,参!参的含义就是你没明白,你要用功,要去学。但是有理上的、有事上的,禅宗的参是理上的。理上的能顿悟,就明心了、见性了。

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