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教经典

调服心中恶念的五种方法

调服心中恶念的调服的种五种方法

1、调服心中恶念的心中五种方法。如《金刚经》中佛陀亲言:『如来灭后,恶念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调服的种于此章句能生信心,心中以此为实,恶念当知是调服的种人不于一佛、二佛、心中三四五佛而种善根,恶念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调服的种』对大乘经教章句、心中成佛之道能生信心那不是恶念小事,当今世上又有几人。调服的种许多号称是心中佛教团体,但都将佛法世俗化、恶念世间事业化、外道化、世间学问化;甚至呼应性力派传承的喇嘛教,将佛法内涵与名相,说成欲界最低下层次男女淫欲法,所以修行的导向,不但背离了出三界的三乘菩提方针,更增长了无明下堕的势力。

调服心中恶念的五种方法

2、因此佛陀住世时就预为赞叹:能正信大乘常住三宝的学人,真是非常难能可贵。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讲『息恶品』,为什么要讲息恶呢。就是我们虽然知道学戒很好,我们也想办法要把戒持清净,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件事情:『我很想把戒持好,但是我还是有很多的因缘,让我自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妄想杂念所以在《阿含经》当中,有讲到一件事情,就是许多的比丘们,他们想要打坐、想要修定,但是他们发现一件事:当他们要打坐、要修定的时候,妄想杂念一大堆,而且还有一些恶心所会起行。

3、所谓的恶心所,不外贪、瞋、爱、染这些的心念起行。到外面去看了五欲六尘,一打坐,那些镜头又不断地涌上来,所以他们会请教佛陀,这该怎么办呢。佛陀就教了他们五种方法,这五种方法,我们可以拿来作参考。

4、佛陀说:『如果我们要修增上心,也就是要修定学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五种方法,来让我们的这些恶念止息,我们的心就能够安住;能够安住就能够定下来,定下来就可以进修禅定佛陀说的第一个方法叫作『念善相应』。念善相应就是我们的心去安住在善法之中,或者是我们安住在忆佛的念当中,或者我们的心安住在清净无为的这样的清净心当中。佛陀说把心安住在善的这一念,祂举的例子说:『好像木工师,他们要切割木头的时候,会拿一条墨线,用那条墨线为准则来切割木头,那样的木头就可以切得很正同样的道理,用这个例子来说:我们如果心,常常都住在善念当中,那么如果有恶念起来的时候,就跟善念会相抵触,那个时候恶念就可以止息,恶念一止息,我们的心就能够安住下来,安住下来就可以修定。

5、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光想着忆佛念、光想着善念,也有可能恶念的势力太强了,有的时候那样的一个势力的强度,让我们的善念没有办法产生对治。佛陀就教了第二个方法,说去『念恶有灾患』。什么叫作念恶有灾患呢。就是我们去看,我们现在如果说一直把我的心安住在这个恶念中,如果我一直安念在这个恶念中,这个恶念就会产生逼恼,产生逼恼,我就没有办法安住下来修定,没有办法安住下来思惟法义,这样我就不可能去证果,不可能得到涅槃。

调服心中恶念的五种方法

1、佛陀在这个部分,祂举的例子就是说:『好像有一个年轻人,他长得非常的端正可爱。他洗好了澡穿着非常洁白干净的衣服,身上还涂得香香的,把胡须、头发统统都把它刮得很干净,所以看起来非常的整洁庄严;但是这个时候呢,拿死掉的蛇、死掉的动物,而且那个蛇啊、动物尸体都已经烂坏,而且有臭味肿胀,把这个东西放在那个少年人的脖子上。

2、那个时候呢,少年人对那样的一个放在脖子上的东西,当然会非常的嫌恶,想要赶快把牠丢掉佛陀意思就是说,我们对待恶念就要像这个样子,好像是一个挂在脖子上的恶臭烂坏的死尸,想要赶快把它扔掉;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我们就可以对治我们的恶念,让我们的恶念不起行。可是如果说这样子还不行,佛陀又出了第三招。祂说第三个方法叫作『不念此念』。什么叫作不念此念呢。

3、就是不去管这个念,如果有这个恶念起来的时候,我们根本不去看它、不去管它,我们继续把自己的心安住在我自己要修的定学上面。佛陀举的这个例子,祂说:『好像一个人他是有眼睛,外面有光明照的时候,眼睛张开了我们就可以看到外面的色尘。那个时候,我们如果把眼睛闭起来,或者我们把身体转开,我们就不用看到外面的那些色尘了佛陀就说:『你说这样子,如果我们把眼睛闭起来,或者把身体转开,那我们前面那个色尘看得到吗。

4、』比丘们回答:『当然看不到。』佛陀说这就叫作不念此念,当我们有这个恶念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意念转开,不去管它,它起来就让它起来,它走开就让它走开;如果这个样子的话,也可以让恶念止息,这又是一个方法。但是会不会又有人不适用呢佛陀又开示第四个方法,第四个方法叫作『思行渐减念』。这个方法跟刚才的方法不一样,刚才的方法是避开不理它;这个方法是正对着它,然后跟刚才前面所说的,看这一个恶念的过患也有点不一样。

5、也就是说,自己让自己的这一个恶念,用心念让它渐渐的淡下来,用举例来说我们比较容易懂。佛陀说:『就好像有一个人在走路,他走得很快很快,于是我们就起一个念说:「我干嘛走那么快。我可以慢慢地走啊。」用这样的一个念头告诉我们自己,于是脚步就放慢了;当脚步放慢的时候,就说:「我干嘛要慢慢地走。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