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文化

障与慧,悟与证

障与慧,悟与证悟与证

1、障与慧修行,障慧怎么作意就有什么结果,悟与证修人天福报就得鸿福,障与慧修出世法得清福。障慧了脱生死就是悟与证离尘,拨尘见佛,障与慧心与蕴分离。障慧开悟的悟与证法不同于生死法,悟不能离尘但是障与慧悟有大有小,不一定了脱生死,障慧古人参禅有很多人悟了没有证到初果须陀洹这个程度,悟与证也有到了不可思议的障与慧境界,简直是障慧古佛再来。常说的“障”深“慧”浅,悟道是“慧”,慧根儿,如黄庭坚闻桂花开悟,黄庭坚不是断惑的罗汉,他就是普通人,前世是读《法华经》的女子。

障与慧,悟与证

2、悟与证,楞严经里,阿难尊者,作为初果须陀洹,台宗谓断三界见惑,八十八使,是能逆欲流。以思惑八十一品未断。【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断欲界六品思惑,证二果名斯陀含;此云一往来,天上人间,尚要一返受生。

3、断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三品,证三果名阿那含;此云不来,欲界九品思惑断尽,无因不感果,出离欲界,不再还来欲界受生,寄居四禅天中,五不还天,进断上八地思惑,七十二品尽,成四果阿罗汉;阿难望阿罗汉位尚远。经世尊七处征心等引导,解惑,前前后后有过五次开悟:【阿难及诸大众疑惑销除身意轻安】【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了然自知】。

4、【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啰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阿难原是初果之人,自闻经至三卷终,大开圆解,顿获法身,然理虽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故至此方证二果。证量是就断惑来说的,“障”字而言的,见惑思惑断了多少。无明流破了多少就是“慧”。先悟后修的,先破无明。

5、根据《璎珞经》中的描述,三种流是指欲流、有流和无明流,这是众生因三种业流而感召的五住烦恼和两种生死。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流者舍利弗言:“流者,谓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欲流:指因欲爱所感召的烦恼,导致分段生死。

障与慧,悟与证

1、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欲者。”舍利弗言:“欲者,谓眼所识色可爱、乐、念、染著色,耳声、鼻香、舌味,身所识触可爱、乐、念、染著触,阎浮车,此功德非欲,但觉想思惟者是时,舍利弗即说偈言:。非彼爱欲使世间种种色唯有觉想者是则士夫欲。

2、彼诸种种色常在于世间调伏爱欲心是则黠慧者。——杂阿含经第490经。

3、【云何名为欲流。所谓五欲是也所谓若眼见色起眼色想。

4、若耳闻声起识想。若鼻嗅香起识想。若舌知味起识想。

5、若身知细滑起识想。是谓名为欲流。】增一阿含经273经难园经。有流:指因有爱所感召的烦恼,导致分段生死。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