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
这个忆佛就是忆佛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念佛慈悲,忆念佛的真熏光明,忆念佛的无明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忆佛所有威神力量。你去忆这个。念佛那这里讲这个忆,真熏忆就是无明回忆,实际上这个忆里面包含着更深的忆佛意思。 实际上无量劫以来,念佛阿弥陀佛随形六道,真熏曾经跟我们有过直接和间接的无明法缘关系,曾经跟我们结过缘。忆佛但结的念佛这个缘,我们忘了。真熏忘了,又透过一个信息,再启发你这种已经遗忘的跟阿弥陀佛结过缘的这么一个善根。 虽然忘了,它已经在我们的内心的原型里面它有这个种子。这个种子一旦激活之后,就会忆。忆,就是我曾经熟悉的东西只是忘记了,那更深切地来说,我们的自性含藏着无量的性德,大涅槃的常乐我净都有,乃至西方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我们的心性当中完整具足,只是佛把这个我们自性本具的德能给它彰显出来了,给它表达出来了。所以透过忆佛——忆这个果地上已经成就的佛的功德,是要把我们正因佛性具有佛的功德给它激活,这才具有一种忆的内涵。忆就是我们本身具有的那种印象、图像、原型。 这个念,念佛。念佛就是作用在我们现前这一念心,上面是一个「今」字,今就是当下的心。当下的心,要系缘这个佛号或者佛所建构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你且去念。那这个念佛,一般它不是口字旁的念,而是用你的心去念。你如果只是口念心不念,那不叫念佛。所以这个佛号一定要从心里出来,口里念出声音,再耳根把这声音又听到心里去,这才叫念佛,形成一种内循环。你的生命,全部的生命通过这个念贯注在这个佛号上,这就是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佛一如。所以下手处,不管众生的心多染污、多散乱,给它系缘之境就是忆佛念佛,把佛的境界作为我们所繫缘之境。 那这样就是一个根本性的转换。如果佛是一个真如自性的话,我们在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众生心是无明的心,修行就是长期熏习的过程,熏习的过程就是转依的过程,要转我们众生心为佛心。转烦恼依菩提,转生死依涅槃,转愚癡依智慧,要实现这样的转依。这都是在忆佛念佛的过程当中实现这样的一个熏习。这熏习,这就是功夫上说由熟变生,由生变熟,熟处变生,生处变熟。 熟处,就是我们现在众生心很熟的都是五欲六尘境界,举心动念都是想五欲六尘,不需要去作意就会想这些东西。但是众生心要去想佛的功德,要你去念佛,那开始要非常勉强的,一定要给自己定功课的,一定要去完成的,像小学生一样地监督自己的,因为佛号对我们很生疏。那要通过一个忆佛念佛的长期的熏习,慢慢地我们对五欲六尘、家亲眷属、恩恩怨怨、人我是非这些很熟的东西把它变生疏。然后把生疏的佛号、极乐世界庄严、阿弥陀佛的愿力,这些生疏的变成熟。要有一个生和熟的一种置换。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 本焕老和尚: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
- 我们要帮助世间一切苦难的众生;今天念佛不仅是为自己,为一切苦难众生,一定要做。
- 梦参老和尚:如果自己不加持自己,我们就跟诸佛菩萨沟通不了
-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 新的一年,长养好习惯吧!
- 打磨专注力,一次只做一件事。
- 梦参老和尚:念地藏经时,冤亲债主到来的现象
- 有位老和尚走几步路,就把《华严经》念完了
- 梦参老和尚:你能够持地藏圣号就已经得救了
-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梦参老和尚:为祖先烧纸钱,有用吗?
- 怎样处理好学佛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 新春祈福,诗词28句:原文+译文
-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传授的修行方法,在生活中如何应用
- 有人真能持楞严咒,在这个地方,虚空里头就有一个大白伞盖(附最清晰版楞严咒教念)
- 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
- 末法现象——不看佛所说的经典!
- 无明火究竟是什么?就是男贪女爱的淫欲心
-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传授的修行方法,在生活中如何应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