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基础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5>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5>

1、楞严《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套番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5>

2、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番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

3、经第翻开243页中间,套番[卯六,楞严显见不杂(分二,经第辰初阿难以物见混杂疑自性二如来以物见分明显自性今初]【阿难言:我虽识此见识无还,套番云何得知,楞严是经第我真性】。阿难说:我虽然了解这个见性是套番没有来去的;但是,怎么样才能知道,那就是我的真如本性呢。

4、【阿难虽最见精无还,而领之未的,】这个[的]就是不敢肯定。【故言】所以说:【我虽识此见性无还,是虽知见性,不与诸相以俱还】。

5、诸位,这个相,它有来去、生灭、增减、大小、青黄赤白、明暗、通塞、浊清等等;但是,我们的见性没有相,涅槃的妙心是无相的般若智慧。所以,不与诸相以俱还,【云何分辨,可以得知是我真性,而不属于物也。物就是物象】。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5>

1、我的真性就是能缘的真心,虽说能缘,其实是无所缘,是方便说,它是属于精神层面的解脱。而不属于物,[物]就是指物象,缘起如幻的假相。

2、【观虽识二字,阿难以见性,昭昭灵灵,盈满目前】,盈满就是充满【物、见混杂】,物是所缘,见是能缘,阿难分不清楚。【仍是有疑莫决,不敢认见为心,所以佛即以物、见分明乃显自性也】。意思是:物是物,见性是见性,很清楚的分开。

3、【初阿难以物、见混杂疑自性竟】。[辰二如来以物见分明显自性,分四,]物是物,见性是见性。【佛告阿难,吾今问汝,汝今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阿摩罗果】。

4、这一段是说,佛对阿难说:我今问汝,你现在还没有得到漏尽清净,没有得到无漏清净,借重于佛的神通力而阿那律这证阿罗汉果的,见阎浮提,[阎浮提]的上面加二个字:万亿。见万亿阎浮提,因为阎浮提有无量无边,那么,这个见万亿阎浮提,就是指娑婆世界,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所教化的。

5、如观掌中,阿摩罗果,这个阿摩罗果类似胡桃,它的味道是甜甜的,又酸酸的,可以食用,亦可为药用。说:【上科,当机疑物、见混杂,】这个[物]是指物象;[见]是指见性。物象是被见的,见性是能见的,而阿难分不清楚。所以,在本科,此科,为什么叫显见不杂呢。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