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结果,它只是业力的释放
我们人生的人生相状有很多种,但是结果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只业没有结果。我们没有一个人是释放有结果的,因为我们的人生生命本体是空的,因为它本质就是结果空性。 比方说我们做梦,只业佛陀很喜欢用做梦来比喻人生,释放说你做第一个梦的人生时候你是一个国王,你有很多的结果珍宝,你活得很快乐,只业当然你实际上有感受到国王的释放假相,有那种快乐的人生感受,但是结果你把善业用完以后,你第二个梦变成一只蚂蚁了,只业变成一只小蚂蚁了,因为你善业已经用完了,福报享尽了吧。 那么你这个时候你做蚂蚁,就想:那我上一辈子的梦跑哪儿去了?我有没有办法把上一个梦的一些东西,带到第二个梦来?不可以! 因为生命它的相状,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它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它没有独立自主的体性,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也就是说我们今生所有的相状都是借来的,你的快乐是向因缘借来的,用善因缘借来的,所以当善因缘释放完毕以后,对不起,你借来的,你就得还,是吧!它就把你要回去了,所以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所以,为什么说我们生命的本质是空?因为你的生命是借来的,它不是本来就是这样子,如果你本来就是这样子,那它就是有自性了,你不是借来的,是吧。 所以我们对相状后面的本质的意思说,建立一种无所得,人生是没有结果的,你最好在死亡到来之前,早一点知道这件事情,不管你接不接受,它是一个事实。我们一次一次的轮迴都没有结果,它只是一个业力的释放,也是一个因缘的显现如此而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龙树菩萨的故事
- 共读楞严开示(十六)标列二本 独选耳根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一)【义贯】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八)【讲义】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
- 往生极乐世界,有五因缘不退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九)【讲义】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同也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
- 共读楞严开示(四十一)如是我闻有四义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义贯】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
-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二十三)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
- 随机阅读
-
- 透过无分别智远离五种过失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二)【讲义】辰二别释(分六) 巳初眼入乃至六意入
- 共读楞伽开示4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八)【讲义】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 角度不一样,看问题也不同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七)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四)复有,复字去声,不独声闻在座,更有无量辟支,云集而来。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名含二义故不翻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二)【义贯】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 在尽责中求满足 在义务中求心安
- 共读楞伽开示3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三)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 对一切苦不起瞋恚之心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一)经云:“淫怒痴性,即戒定慧性,”以登伽之事证之,即可断疑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零五)【讲义】又即后文偈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是也。如人瞪目观空,瞪久发劳,则见空华。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九)本经三定别名,仍存梵语者,即尊重不翻之例。此三名最重要,又最难解
- 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零一)【讲义】壬二正为宣说(分二)癸初正答满慈 二兼示阿难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八)【讲义】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二)【讲义】辰二 依本来心圆彰藏性 (分三) 巳初 圆彰空藏一切皆非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