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佛法须向恭敬中求。实益有一分恭敬,恭敬则消一分罪业,中求增一分福慧。佛法有十分恭敬,实益则消十分罪业,恭敬增十分福慧。中求若或了无恭敬,佛法则虽种远因,实益而亵慢之罪,恭敬有不堪设想者矣。中求今之在家读佛经者,佛法皆犯此病。实益故于有缘者前,恭敬每谆谆言之。——《与徐福贤女士书》 下面有一段堪称印祖名言的话,是常常说,谈恭敬问题。印祖原来在很多场合谈,比如给永嘉居士的信里面,大概在第五封信里面,他说:我从以前知道自己业障深重,要忏除业障,就考察古往今来那些祖师大德修行的懿范,最后发现能得到修行的利益的秘决就是两个,一曰诚、二曰恭敬——诚和恭敬。 所以他就对这个常常做开示,「吾常谓」就是我常常,那真是老僧常谈了、不断地说了,在文钞里面说了不下几十处。但是我们是不是能听进去呢?很难!这里面很奇怪。印祖常常说,但我们常常很漠视这段话,业障深重了。 「吾常谓」就是要想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要向哪里求?必须到恭敬里面去求。有一分恭敬就能消一分的罪业,增长一分的福德智慧;有十分的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的罪业,增长十分的功德智慧。如果对佛、法、僧了无恭敬——一点恭敬心都没有,甚至还会傲慢、轻视,那虽然你读佛经,也讲修行,只是种了未来得度的远因,你今生是解决不了问题;虽然种了一个远因,但你今生对佛经、佛法僧这种亵渎、轻慢的罪业「有不堪设想者矣」,就是后果非常严重。 用「不堪设想」,到底后果有多严重呢?我们来引用一下有一部经叫《佛说正恭敬经》,《正恭敬经》——佛就专门为这个恭敬问题说过一部经,为阿难尊者说的。 有一天佛对阿难尊者说:「一个修行人必须要恭敬他的和尚阿闍黎」,怎么恭敬呢?恭敬法体现很多了,比如跟阿闍黎坐在一起,你要坐下座,请法要跪拜,不能露齿,每日三次要去问候、顶礼阿闍黎,如果阿闍黎在房间里面不出来,你得要周匝三绕,如果阿闍黎不在,你还得做一个记示。然后请法必须要跪着,离开的时候不能背着走,要退下去,退到十步之遥远的时候还得顶礼,顶礼之后再转身走。不能说和尚阿闍黎的坏话,你做所有的事情必须要请教和尚阿闍黎,没有得到同意你不能去做……等等这些。 什么是阿闍黎?就是跟你讲过一四偈的,就是说过一个偈子的法的这样的人就是你的阿闍黎。要这样恭敬,哎呀!阿难尊者听了之后马上哭了,他说:「哎呀,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做到这种恭敬啊!」。现在他就发愿:「就从我开始,我来奉行这样的恭敬之法。」佛说:「如果没有这样去做,在背后哪怕说了一句和尚阿闍黎的坏话,他会到哪去呢?地狱。 地狱里面有一个叫灭地狱,他会在那个地狱待六十小劫,头上长着四个头,身上燃着火,身体还有很多虫,像铁狗似地去咬食他的身体。六十小劫地狱罪出来之后,然后转到畜生道,虎、狼、野干,做完了再生到人道,是那么贫贱,不像人的样子,讲这个过程。诽谤、亵慢三宝是这样的后果,所以亵慢之罪后果非常不堪设想。当然你至诚恭敬,福德利益也是无量无边,学佛人一定要在至诚恭敬上多下功夫。 回到现在,很多在家众读佛经都没有恭敬心,表现形态比如说把佛经放在桌面上,跟那些乱七八糟的书放在一起;读佛经的时候不刷牙,也不洗手,用很髒的手就那么翻,甚至还架着腿来读,或者抠脚丫子来看书,甚至放屁他也在那放着,肆无忌惮。这些都是亵慢之罪。把佛经卷起来,搞得髒兮兮。 不了解的人、没有恭敬心的人觉得「他很潇洒、他很圆融,他很怎么怎么样」。实际上这都是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矣。所以这些必须要在有善根、有缘的众生面前谆谆教诲,不要再犯这些过失了、罪过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对一切苦不起瞋恚之心
- 心境一如,圆满是佛
- 广化律师:说佛的戒律不合时宜 其实是自己业障太重
- 妙莲老和尚:为什么要受戒?
- 莲池大师论出家利益
- 弘一法师说∶人要懂得放下
- 如何高效休息,才能保持活力满满精神充沛?
- 反闻闻性。旋闻与声脱。
- 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
- 妙莲老和尚:趁业障还没有现前时,好好精进念佛消业障
- 广钦老和尚: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 哪些职业佛弟子不能碰?这份佛陀就业指南太实用了
-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的李士谦
- 弘一法师说: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 心仪的生活就是把无数个今天过好。
- 开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
-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类
- 妙莲老和尚:为什么要受戒?
- 圭峰禅师答史山人十问
- 困住你的从来不是外界的人事物,而是妄念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