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行实践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15>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15>

1、楞严《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套番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15>

2、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番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

3、经第[辰二辨定客尘分二巳初如来询究原悟二陈那详答佛印][今初如来询究原悟]。套番《楞严经讲义》180页倒数第三行,楞严经文【尔时世尊,经第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套番开五轮指,楞严诲敕阿难,经第及诸大众:我初成道,套番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这一段,【此佛询究原悟。

4、欲借昔之客、尘,显今身境】。这个客是对主讲的,这个尘是对空讲的。这个客就是所谓的客人,来作客的,客人来作客,作客完了以后就走了,也就是来来去去。譬如说:我们到饭店去住一个晚上,第二天我们就要离开;那么饭店的主人一样在那个地方。

5、我们的讲堂常住众是主;来这边挂单的法师,作个客,一天、两天的挂单就走了,这个叫做客。这个意思就是说:清净自性是我们的主人,常恒亘古不变的存在的般若智慧一直存在。关于意识心所引起的烦恼,是无所住的,是生灭的、是无常的、是无自性的,就像来我们的清净自性作个客一样。我们现在弄不清楚,以客为主人,把意识心当作是我们能作主的,结果我们活得很辛苦。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15>

1、那么,这个尘是对虚空讲的,譬如说:早上起来打扫的时候,我们打开窗户,让阳光射进来,我们一边扫地的时候,会发现很多的灰尘。所以,虚空永远不变。这些灰尘虽然遍满了整个虚空,可是,不影响虚空。所以,这个空也是如如不动;尘,它也是变成生灭的。

2、这个都在比喻什么。客人和主人的关系,就是清净自性跟意识型态的关系,哪一个是主人。

3、哪一个是客人。你要分清楚;哪一个是如如不动的心性哪一个是烦恼的意识心如尘。这两个字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客是粗境的烦恼,尘是微细的烦恼;客是指见惑,尘是指思惑,所以,有更进一层的含义。欲借昔之客、尘烦恼,这个是显示生灭无常的东西,显示无自性的烦恼、意识心。

4、显见身、境。【昔之主空,显今见性】,昔之主,刚刚所讲的,[主]就是主人,它是对客人来说的,客人来作客,当然很快化就会离开。

5、我们的意识心就是停顿一下,譬如说:我们起个贪瞋痴,或起一个善念,做做善事,执着一下,又消失了;起个贪念、动个瞋恨心所以,客是不能久住的,不是像如如不动的清净自性。那么,空是对尘讲的;这个主针对的是属于身,比较容易看得到主跟客的关系,你像色身来比喻,让你容易了解。空跟尘是对心的比喻,这个就更深一层的。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