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四流者为作桥樑,趣彼岸者为作船筏
【度四流者为作桥樑。度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为作桥者为作船是樑趣三善根殊胜果报。是彼岸三善本所引等流。常行惠施如轮恆转。度流持戒坚固如妙高山。为作桥者为作船精进难坏如金刚宝。樑趣安忍不动犹如大地。彼岸】 「度四流者为作桥樑」,度流桥樑是为作桥者为作船比喻。「四流」是樑趣说在生、老、彼岸病、度流死这个瀑流之中,为作桥者为作船他给你作桥樑,樑趣让你得度的意思。当你在此岸要到彼岸的时候,他可以作你的船筏。是三善根殊胜的果报。「三善根」是指不贪、不瞋、不癡,因为不贪、不瞋、不癡能生一切善法,是三善本所引的等流。「三善本」就是布施、慈悲、智慧。布施、慈悲可以让你度过一切的厄难,也把贪、瞋、癡的烦恼流入于布施、慈悲里。因此就「常行惠施,如轮恆转」,无有休息的意思。 因为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固,就像妙高山那样子。「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说到精进难坏,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我们修一法,例如念《地藏经》,或者观想地藏菩萨圣相,当你修行的时候,会有很多障碍,障碍的意思就是让你做不成的意思。你每天诵一部《地藏经》,不过总是有些事情让你中断,不能诵经。如果坚持念地藏菩萨的圣号,使它不间断,任何的破坏也破坏不了你的精进。 为什么破坏不了?你有一种坚固的心力。我们往往是有一些障碍就克服不了、做不到,这个时候,精进跟懈怠两者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学佛的人、信佛的人得不到实在的利益,是我们的精进不够,不能坚持。 我们要发愿,一天诵一部《地藏经》,在任何困难的时候,都不间断,那么精进就有力量。为什么要精进呢?也就是不中断,很多人做不到。这看来是很小的事情,例如说我一天要念一百声的地藏菩萨圣号,我想这个很容易,不会断,你自己的意识忘了,或者一个间岔,今天就没有做了,我想每位道友都有这种体会。 当你最初发愿信三宝之后,我跟很多道友讲过,受了三皈依,从这天起,每天晚上临睡觉的时候,念十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完了再睡;早晨眼睛一睁开,就在床上先念十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样极简单了吧?每个人认为自己绝对做得到。 我问了很多道友,当初他受三皈依时,他保证做得到,隔一年再问他:「你有没有做,是天天做?」「哎呀,忘了!」什么原因?当然是我们经常地推拖,业障懈怠,没有把这件事当一回事。 像上面说的这么多地藏菩萨功德,就是佛跟无垢生天帝释说的。我们听到之后,有没有这个信心?这就是大问题。我们往往听经听了很多,学法也学了不少。很多道友经常说:「我对佛法知道太少,所以不能入门。」 我的看法不是这样,我说:「你知道的很多。」起码你知道什么叫佛、法、僧。不会用功?念地藏菩萨总该会吧,念观世音菩萨总该会吧,你有念吗?你一天念了好多声?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睡眠、做事的时候,你心里缘念三宝又有好多时间? 今天有好多道友共同吃饭,我心里就想:在这个时候东说西说的,就是不说佛、不说法、不说僧,如果你随时这样来提醒大家,他认为你很讨厌、太啰嗦。有没有这种感觉?你不说,他就是忘了。你一天二十四小时,在缘念三宝的时候,到了晚上休息时,想一想,我今天有多少时间念佛、念法、念僧?你说求感应、求加持,感应、加持都是你自己。 我记得星云法师说过,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若能够这样子观想,长时间观想,不说二十四小时,就是三分之一、八小时,乃至于一天能有四个小时,缘念三宝,精进不懈,绝对不会堕三途的。你再增加八小时,再加十二个小时,一定能成道业的。 我们为什么不明?为什么不通?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智能?为什么入不了定?因为你的心跟三宝还是有很远的距离。我说这句话,大家可能听得很不入耳,因为我信佛很多年了,现在天天念佛,我是专业的。有时候在大家聚会当中,突然间就想起了,现在大家在干什么呢?是在说佛呢?是在说佛法呢?是在修行呢?是在放逸懈怠吗?想要像金刚一样、安忍不动像大地那样,我们还得多用些功夫。 【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等至严丽如妙华鬘。智能深广犹如大海。无所染着譬太虚空。妙果近因如众华叶。伏诸外道如师子王。降诸天魔如大龙象。斩烦恼贼犹如神剑。厌诸喧杂如独觉乘。洗烦恼垢如清净水。能除臭秽如疾飘风。断众结缚如利刀剑。】 「静虑深密犹如秘藏。」静虑就是思虑,也就是在自己静下来思虑的时候,这就是甚深境界,这是不可思议的。例如我们随便持哪一个咒,长咒就是陀罗尼,短咒就是三个字、四个字,真言只说一个字。例如「嗡」字,很多字都是种子字,看是哪一位菩萨所传的。地藏菩萨就有这些功德、这些功力,能够让我们「等至严丽如妙华鬘,智慧深广犹如大海」。这是佛赞歎地藏菩萨的语句。 「无所染着譬太虚空。」太虚空是无所染着的,虚空是无所染着的。过去的妙果是由他修因说的,现在所修的因是成就未来的妙果。 「妙果近因如众华叶。」像开花结果的时候,因为还得用枝叶来扶持它。好花还得绿叶扶,你的种子种下去了,先长叶子,后来才开花。叶子要吸收营养,那是有关系的。降伏一切外道,像狮子王;降伏一切天魔,如大龙象。 「斩烦恼贼犹如神剑。」神剑就是智能剑。 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如果我们现在已经种下种子、有了善根,或者来生的善根不坏,又能遇到地藏菩萨,念地藏菩萨圣号,地藏菩萨就能加持你。地藏菩萨在《地藏经》上,对释迦牟尼佛发的愿,释迦牟尼佛把末法众生付嘱给他,他说:只要在佛法之中,有一微尘、一滴水那样子的功德,我都能使他解脱。他发了愿,他要做。只要善根种下去,等因缘成熟,一定成长,现妙境界,令众欣悦。 现在这个会上就表现了,他所现的都是很殊胜、很不可思议的境界,大家都生欢喜心,可以令一切有情生惭愧心:晓得自己为什么不能解脱、为什么不能积聚善业、为什么不能帮助别人、为什么自己的自私心那么重、为什么这么多的苦难加到自己身上?那就悔愧自己过去做得不对,没有积福业,所以今生事事不如人。 那么,地藏菩萨就能帮助你,使你增长福慧,使你忏悔心强壮,使你能够庄严,使你能够除掉烦恼。如果是腹部不清净,就吃一点泻药。就像我们有很多的烦恼,不晓得怎么解脱,多念地藏菩萨圣号,念《地藏经》,你就能够解脱,就是这个含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法无自性,随心所现;所现之法,全是自心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五)【义贯】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三)戊二缘觉众復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屬诸比丘,休夏自恣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九)【讲义】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同也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
-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 共读楞严开示(九)破妄识无处 斥妄识无体 推妄识非真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一十八)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九十)【讲义】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 舍利弗为什么能成佛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四)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 随机阅读
-
-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九)【讲义】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同也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八十四)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七十四)【义贯】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 共读楞严开示(四十)闻者,从耳根发耳识,闻佛声教,由耳达心,故能记忆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七)【讲义】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九十三)【义贯】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
- 观心无常,调伏我见的颠倒
- 共读楞严开示(十五)正说妙定始终,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四)【讲义】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二)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四十七)【讲义】午二就喻详辨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九)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一)【义贯】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九)【讲义】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四十九)【讲义】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是华相非从空来,非从目出之故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讲义】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