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教经典

蓦地放下,则一切法了不可得

当我们的蓦地放下心开始带回家以后,我们要做的则切第一件事情,就是蓦地放下先修「空观」,破除我们对于身心世界,则切那种坚固的蓦地放下我执跟法执。「空观」是则切观察缘生无性,它因缘生,蓦地放下所以它无自性。则切当我们「空观」现前的蓦地放下时候,是则切什么相貌呢?我们观察我们过去曾经因为一时的糊涂、一时的蓦地放下颠倒,依止猛烈的则切心,去造作种种的蓦地放下善恶业,之后我们的则切「第八识」把它收集起来,构成我们一种生死的蓦地放下业力,这就是「阿赖耶识」。

蓦地放下,则一切法了不可得

「空观」它主要是破「阿赖耶识」。我们修行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就是我们永远离不开我们的过去,我们没办法跟过去切割,你没办法跟过去的你切割。我们过去有很多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当然现在可能后悔,但是后悔归后悔,你必须概括承受,因为这些事情都被阿赖耶识如实的记录下来。

我们的修行为什么很困难?因为它不只是处理今生的问题,你连过去的问题都要处理,你一个都不会漏掉;前生的你、再前生的你、再前前生…无量劫的你所做的事情,你今生都要承当,都活在你阿赖耶识当中,你都记录得很详细。所以为什么修习佛法要三大阿僧祇劫,就是我们过去轮迴太久,做了太多事情,短时间没办法处理,因为我们把过去所造的恶业、所累积的善恶业,都放在阿赖耶识当中。这怎么办呢?  「蓦地放下,则一切法了不可得!」

什么是因缘?心识就是一切法的决定因缘,你是什么样的心识、它就变现什么样的情况。这个道理你懂了,后文万法唯识的道理,你才会清楚。也就是说:一切法全是由个人的心识所变现,离开了心识,这一切法就不可得。

最简单的,就以我们学院来说:不久前我们这里打佛七,在打佛七之前,我们的内心是烦躁扰动,看谁都不顺眼,看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打完佛七之后,我们的内心平静下来,我看他有很多优点,是不是?他哪有自性?是你的内心所变现出来的。

你现在的内心状态好,所变现出来的影像也就好!所谓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一切法离开了因缘,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完全是由心识的因缘所变现的。天亲菩萨就是用这样的思想,来破除小乘的法执,如果这个法有真实性,它就不随因缘而有变化,无论什么样的因缘都不能改变它。所以说: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离识。百法就是宇宙万法,一切万法都不离开我们的心识。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