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惭愧二字,可作入圣阶梯
印祖有一笔名「常惭」,惭愧一生自称「常惭愧僧」。字可作入 常思己过,圣阶对不起自己叫惭,惭愧对不起别人叫愧。字可作入印祖说,圣阶「抱着惭愧二字,惭愧可作入圣阶梯。字可作入」 为什么呢?常怀惭念能生善,圣阶常具愧心可止恶。惭愧故能「转众生之损人利己心,字可作入行菩萨之普利众生行。圣阶 1897年夏,惭愧开悟后的字可作入虚云大师别众下焦山,路过普陀,圣阶恰逢法雨寺住持化闻和尚及寺众一再坚请印祖讲经,与印祖当面结识。之后,虚老往阿育王寺为母礼舍利,印祖讲完《弥陀便蒙钞》后即于珠宝殿侧闭关。时年,虚老58岁,印祖37岁。 冬十一月,化闻和尚趺坐而逝,圆寂荼毗后塔建于法雨寺护法堂边。次年,1898年二月初一,高鹤年居士第二次访道普陀山,在法雨寺弔念化闻和尚时,与印祖在化鼎丈室初识。次日及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又有参礼。先后叙谈三次,一见如故。 多年间,印祖在法雨寺,晦迹精修,绝少他往,绝无人客过访,及信札往来等纷扰。除闭关外,还经常打三个月的长七。 1912年10月1日,《佛学丛报》在上海创刊发行。高鹤年负责对接《佛学丛报》的印刷工作。他邮寄样刊给印祖,腊月,印祖用「云水僧常惭」之名回信提了九条建议。此事,后来曾对丁福保居士提及,称「昔于《佛学丛报》,顿起杞人忧天、童子赞箦之念。因上章程九条,企其改定成规,有光法道。」「光无力作功德,拟以此言当做施经书于天下后世之信心佛子。」 1913年八月,高鹤年往上海,因多年未见,中途特来山至法雨寺藏经楼看望印祖。获手稿七篇,拟刊登。印祖素不欲人知,特意叮嘱他「署释常惭名。印光二字,千祈勿书。」 1914年初,《佛学丛报》先后刊登印祖的四篇论,署名 「常惭」和「普陀僧」。大家读后大为叹服,徐蔚如居士、周孟由居士开始到处打听作者的情况。 1916年徐蔚如在得知了印祖情况后,请《佛学丛报》主办人狄楚青代为绍介,欲通函请益,印祖婉拒「光以人微德薄,学业肤浅固辞。」 1917年,周孟由拜访印祖,求得多篇着作和信件底稿,后寄给徐蔚如。 1918年,印祖58岁。 春二月,徐蔚如居士以历年搜求所得印祖手稿22篇,在北京集印出版,题名《印光法师文钞》。三月末,徐蔚如持三十本样书到普陀山面呈印祖。文钞一出,反响热烈,来山拜访及写信向印祖求教者日益增多,有时来信月达百多封,拆、写、封、贴,印祖一一通归自办。所以,这本初版文钞的内容后来又经过陆续增补,至1925年最终形成定本,因时局动荡两年后方才出书,即现今流通的《增广文钞》。七月十五,印祖下普陀山,先至上海后到扬州藏经院刻印经典,是为印祖亲手料理流通佛经善书之始。 声名鹊起之后,对于纷至沓来的各方赞誉,印祖置若罔闻,说:「虚空楼阁,自无实德,惭愧不已,荣从何来。」 又为人作警示,「等觉菩萨,二六时中,礼十方佛,忏除宿业。况在凡地,常当惭愧,何敢自恃。若自恃者,纵有修持,皆属魔业。如是之人,切勿亲近,免致日久,与之俱化。」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什么是十信位
- 工作抑郁的人,裸辞不一定是出路
- 心不贪恋,意不颠倒
- 广化律师:佛说我与一切众生互为父母,遇到这事后我才真正相信
- 微缕供佛,得成佛道
- 广化律师:你以为你做的邪YIN之事没人知道吗?
- 广钦老和尚:对错好坏 嘴勿乱说
- 幸好没有冲动裸辞!
- 求地藏菩萨满愿快,是什么原因呢
- 幸好没有冲动裸辞!
- 尽人事听天命
- 广钦老和尚除夕夜开示:出家修行谦说“贫僧”, 就是每一样要愈简单,才愈有修行
- 丰子恺的牛画
- 广钦老和尚:度众生没有那么简单,须有佛缘及福报,福慧具足时,自然护法菩萨会拥护
- 心中的英雄
- 广钦老和尚开示:修行中什么最难修
-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 心经白话分段贯释四
- 广钦老和尚:这个世间不是给我们贪的,贪多少就要还多少
- 广钦老和尚除夕夜开示:出家修行谦说“贫僧”, 就是每一样要愈简单,才愈有修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