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一切凡夫,心专不问罪福多少,念弥时节久近,陀名但能上尽百年,号定下至一日七日,得往一心专念弥陀名号,生必定得往生,无疑必无疑也。心专 十方诸佛证明的念弥,是陀名证明这几句话,这几句话也就是号定释迦牟尼佛说的。「一切凡夫」,得往就是生必具足见思惑的这些业力凡夫。不管你造的无疑罪恶有多深,或者你修的心专福报有多大,就往生净土来说,不管这方面的东西,也不管你造罪或者修福的时间有多长。净土法门是一个特别法门,能超越这些东西,只谈你的信愿。往生的条件就是信愿持名,感通佛力。 信愿称名,「上尽百年」,就是你很早就闻到净土法门,你发心念佛尽形寿,尽形寿你在这个五浊恶世最多活一百岁。从上最高限度你尽形寿念,下至最低限度或者念一日,或者念七日。但是一定要专心,一心一意地专门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 「一心」就是不能三心二意,「专念」就是要一门深入。这样你才能感通,感通佛的愿力。而且你就是专念名号,因为阿弥陀佛因地施设的,度众生的最简易但又最圆顿的方法就是名号度众生。虽然有四种念佛,持名念佛最为高妙,最为正宗。你只要信愿称念名号,决定得往生,对这桩事情,你不要有怀疑。 那十方诸佛证明这几句话,实际上这几句话我们业力凡夫很难落实,我们确实就有很多怀疑。从这句话来说,并不是说你要有多少修行的功夫,还是说你要在专念弥陀名号当中得到消息,得到感通,得到弥陀的摄受,一切交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那个悲愿,就具足着令我们得解脱的所有的功能,这就是他力法门。不是说一定要求我们,自己修行到什么程度,有什么功夫,我才接你。无条件,只要信愿称名。所以一般来说就比较难信了。 我们一般说:你肯定要有一定的功夫,总得要谈一点条件;你业障那么重,总得要给我消一点才往生。你有多少业障,都给你带走,五逆十恶、下阿鼻地狱的业障都能带走。所以,释迦牟尼佛这一尊佛所说,即是十方一切诸佛共同来证明这件事情的真实性,这是法界的真理,而不仅仅是地球上的一种文化。 所以这个信心很难,因为它是出世间法,它不是靠业力凡夫用经验、用常识、用逻辑思维、用演绎归纳所能够解决的问题。但这个信心又很重要,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信」透过了,一切就好说了。所以善导大师就在这不断地来谈这个信心问题。 那信心问题怎么建立?还是从仰信开始。对佛的慈悲智慧所宣说的这点,来建立信心,这就称为「就人立信」。是由于佛所说的,建立信心,这叫仰信。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
- 界诠法师:《弟zi规》等外道与佛法的区别在哪里?
- 相信自己
- 法开老和尚:虚云老和尚曾经对我说,兜率内院有你的位置
- 丰子恺的牛画
- 盖洛普优势丨我为什么选择成为优势教练?因为自我否定真的太痛了
- 活着,就要善待自己。
- 绍云老和尚:只要你能下决心及长远心,便能得到好处,不需要你聪明伶俐
- 如何判断犯邪淫戒的轻重
- 绍云老和尚:怎样得到观音菩萨的感应,使事情能够如愿呢
- 界诠法师:不少出家师父,被居士聊着聊着就拖下水了
- 法藏法师:佛教不主张且极力反对“安乐死”!
-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
- 界诠法师:不少出家师父,被居士聊着聊着就拖下水了
- 窥基祖师的前世今生
- 界诠法师:受戒与不受戒的差别
- 天乘四种禅定之三禅
- 禅宗一棒一喝透过华严五教 归元无二 宗教息争
- 禅就在日常生活中。
- 没有恒心,难以成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