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基础

从妄想转向真如,就靠这六个字

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从妄过程当中,倓虚老和尚提出了六字真言:「不迷、想转不取、从妄不动」。想转这六个字是从妄未来你正念真如的方法,你要从「妄想」转向「真如」就靠这六个字。想转

从妄想转向真如,就靠这六个字

不迷:是从妄一种智慧的观照;

不取:是一种禅定的安住;

不动:就是持戒,身口意不要乱动。想转

这六个字的从妄实际运用,有两种不同方式:

如果你是想转一个老参,已经修学《楞严经》多年了,从妄你在整个破妄显真的想转过程当中,可以直接从「不迷」下手,从妄直接理观——「达妄本空,想转知真本有」,从妄妄想的体性本来是空的、真如本性是我本来具足的,当下就可以迴光返照自心。所以,老参的修学,是从「不迷」的理观,来带动「不取、不动」。大乘佛法的戒、定、慧,它是一体的;声闻戒的戒、定、慧,是由持戒而成就禅定,由禅定而产生智慧,这样次第上来的。大乘佛法两种修学都可以做到,可以从智慧——生起智慧的观照,就能够帮助你持戒、帮助你禅定。这种人,他理观的智慧强,从「不迷」而带动了不取、不动。

如果是初学者,「理观」比较薄弱怎么办呢?本经是说从「不动」下手,先从「事修」修起。佛陀提示了二个方法:第一个,「持戒」,持四根本重戒;第二个,「持咒」,持「楞严咒」,或者持「楞严咒心」。好比我今天遇到了境缘的刺激,理观提不起来,可以先要求自己不动——不要乱动,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其实,你仔细观察就会发觉:这个末法时代,为什么讲「魔强法弱」?因为这个世间所制造出来的气氛,都是在「刺激你打妄想!」你注意看:现在的环境要求效率性,知道了就要马上去做,否则你就失去竞争力。

《楞严经》的思想完全不同,遇到事情,先不要乱动,等到「妄想」过去了、「真如」显现了,才可以去做。《楞严经》的观念是「谋定而后动」,所以研究《楞严经》之后,你整个生命的脚步会放慢,可以把事情看得更清楚,过失也就减少了很多。

妄想是冲动的,它是情绪化的,你可以先从「不迷」下手,也可以从「不动」下手,都可以。总而言之,在整个《楞严经》当中,它所对治的就是:消除我们心中的妄想!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