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有哪些「职位」?「人事变动」分哪些程序
佛教寺院,寺院事变尤其是有职大丛林,都有一套严格的位人规章制度。寺院内部行政机构分工明确。动分以禅宗寺院为例,程序大体由五大办事机构组成,寺院事变即五大堂口。有职各堂口分别负责接待、位人打扫、动分食宿、程序纪律检查、寺院事变修行等事务。有职 每年,位人寺院会进行两次「人事变动」,动分保障寺院正常「运行」。程序那么,寺院到底有哪些「职位」?「人事变动」分哪些程序?不妨一起来了解下。 一、执事 自六祖后,禅宗大兴,僧众聚居一处,参禅办道。百丈禅师为了大众能够和合共修而立《百丈清规》。后来,清规戒律就成为对寺院规则的一种通称。 《百丈清规》包括共住规约、客堂规约等各项规约,还有日常的各项法事安排。寺院是大众共修的场所。僧团的内部管理、对外联络等,需要一部分僧众负责具体的事务,为众服务,此在佛教中称之为「执事」。 佛在世时,僧团就有维那、守库藏人、知食人等执事。佛教传到我国后,根据当时的情形,保留了维那等执事,同时也有新设立的执事名称,在古时有所谓四十八单执事的说法。 二、请职 佛在世时的执事,通过僧团推举,或者僧众羯磨产生。后来,执事一般由住持和尚任命,对此称为「请职」。 住持和尚「请职」,即请执事发心护持常住。担任执事,不称为「升职」,而用「请」字。因为僧人自发心出家后,已捨弃一切外缘,一心修道。从某种角度讲,担任执事会对修道有些影响。从另一角度讲,担任执事为众服务,也属于行菩萨道。 如果寺院设有禅堂,「请职」大多在禅堂进行。有的寺院「请职」后,新担任的执事还要在韦驮菩萨像前发愿,在任职期间要一心护持常住。 三、住持 据《敕修百丈清规》记载,寺院的最上层决策机构为方丈,负责该机构的僧职为住持。 住持是整个僧团的负责人,所以一般不将住持列入执事名单。「住持」一词最初即住持佛法的意思,这里「住持」的意思即寺院负责人、僧团负责人。住持应精通教义,擅长说法,指导僧众修行。 作为寺院住持,要对本寺的修行、建设、弘法等全部事务负责。其他执事由住持任命后,负责各自分管的事务。 住持和其他执事组成寺院的管理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执事会议,处理寺院中的各项事务。 现今的禅宗丛林,根据古代清规的执事设立情况,以及现在的实际情形,对于寺院的主要执事,有四大班首、八大执事的说法。 四、四大班首 四大班首为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他们在住持的领导下,构成了寺院的核心领导机构。 首座 住持的直接副手。作为东、西两序的首领,其职掌是代住持统领全寺僧众。一来辅佐住持,处理大小寺务;二来为众僧作表率,其一言一行都需合乎佛教仪制;三来为全寺僧徒及广大信众香客讲经说法。 西堂 于东堂(住持)之下,协助教导修行。主要任务为主持寺院法坛、法堂,为僧徒举行受戒仪式,教化僧众。首座僧无暇时,代替其讲经说法。 后堂 负责修行的一切事务,其主要任务还有扶赞宗风,为僧众的楷模。当首座缺席时,后堂僧可受住持委託代行某种职责。 堂主 主要指禅堂堂主,负责对僧人进行开导教化,併掌管寺院经书的添购和发放、借阅。 五、八大执事 八大执事,指的是五大堂口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寺院重要执事僧。主要职责是帮助住持办理日常事务。五大堂口为禅堂、客堂、库房、斋堂、衣钵寮,有些寺院有云水寮等辅助机构。 监院 负责寺院的日常管理。例如,僧众的生活用品、佛事必需品。有些寺院的监院,还管理法物流通、经书应刷、寺院财务等。 知客 负责寺院对外工作,即来客接待,处理寺院之间、僧俗之间的一切接洽事务。现代寺院中,知客还负责检查僧众威仪,带领僧众上殿课诵等。其助手称之为照客。 维那 为寺院三纲之一,是寺院的「纠察官」。现代寺院中,维那负责教授仪轨及规矩,还负责殿堂的佛事法务,带领全寺僧众进行早晚佛事活动。上殿时,维那掌管起腔领念,以音声为佛事。其助手称之为悦众。 典座 负责斋堂,调理饮食之纲。主要负责僧人食宿安排,逢年过节的生活改善及寺院必要的交际宴请等。 纠察 协助后堂监察全寺戒律,执行奖励罚过,相当于纪律检查官。 衣钵 负责寺院的法器及住持的日常起居。当住持有客人需要接待时,便由衣钵师安排。 书记 负责簿记案牍,如信函收发、文件起草等。 寮元 负责接待四方僧侣云游参学,即寺院的挂单。但因寺院库房工作十分重要,八大执事中寮元已被「库头」所取代。库头负责寺院的物资保管以及出纳等。 以上是一般禅宗丛林设立的主要执事,在此基础上,还会设立其他的一些执事,如库头、悦众等。为了更加有效地处理事务,其他执事都要服从八大执事的管理。也可以说,八大执事是八个主要部门的通称。 《大智度论》卷三:「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后世将规模比较大的寺院称为丛林。 六、退职 圆职 退职时,八大执事一齐向方丈和尚顶礼,说明本期任职已满,请求更换,特来退职。 后,方丈和尚会举行茶会,请八大执事及书记以上的执事参加,表彰他们在本任期内取得的成绩,希望他们在新请职之前继续代职,转告所管堂口的其它执事也继续代职。 圆职至请职期间,方丈即已经考虑了五大堂口主要负责人的人事变动。各堂口分别提出本堂口执事建议名单,交方丈审核。 执事任期为一年,到期后自动卸职。然后,住持重新「请职」。一般来说,春季请职为农历正月十六,秋季请职为农历七月十六。 但这些日期并不是固定的,只是作为参考。寺院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执事任期时间延长。在尊重佛教传统的前提下,能够保证寺院秩序稳定、僧团能够正常修行就可以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四十五)【讲义】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惟一晴虚,迥无所有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七)【讲义】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九十三)【注释】大慧,若复诸余沙门、婆罗门,见离自性:浮云、火轮、揵闼婆城、无生、幻、焰、水月
-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四)【义贯】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一十八)云何成及论?云何师弟子?种种诸众生,斯等复云何?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九)【讲义】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音铎)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
- 虚云老和尚拒绝女色诱惑的故事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三)认识为心,则本有真心,不能解悟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六)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 共读楞严开示(五十四)正脉云:「二乘无漏,方超三有(即三界);菩萨无漏,更越三空。」
-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三)认识为心,则本有真心,不能解悟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八)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二)【讲义】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
- 历代普贤菩萨感应四则
- 共读楞伽开示2(下)——《 楞伽经》的传奇传承苏东坡先生护持楞伽经公功不可没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六)【讲义】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刺若、非波罗密多。
- 共读楞严开示(四十四)觉有三义,作二种解释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