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二十六)由空性之本住起现大悲入无方悲悯
1、大手大悲《大手印》浅析讲记,印浅由空一百二十六,析讲性由空性之本住起现大悲入无方悲悯。记百证得空性,本住就是起现有了智慧;起现大悲,就是入无有了福德。“由空性之本住起现大悲入无方悲悯,大手大悲亦法尔然也法性、印浅由空佛性一切东西都具空性,析讲性都不可得,记百谓之“性空”。本住其性是起现空,是入无真空之本性。 2、大手大悲其空性,本来就不动不摇、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由空性之本住起现大悲”,要起现大悲心,不能只顾自己了生死,还要拯救广大众生。 3、“入无方悲悯”,无方就是没有边际。我们凡夫的悲悯是小悲悯。悲悯自己的子女。我的儿子,乖乖,宝贝得不得了。 4、别人的孩子,随他去吧我孝养我的父母,别人的父母,不管、不管。悲悯的范围太小太小了。无方悲悯,就是不管哪一方,对十方世界的众生都有悲悯之心,发愿广度十方众生。 5、“亦法尔然也”,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能够修行成就,自然入于无方悲悯,大悲心就会油然生起。有的人说,阿罗汉不具大悲心,其实并非如此。 1、那是他还没有证到四果罗汉,到了第四果,他也会油然生起大悲心的。他初发心的时候,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就象现在有些修净土的人说:“我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不再回来了,因为这个世界太苦、太烦恼了。”如果真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还是要回来的。 2、他听了莲池海会佛菩萨宣说大法,就难为情了。成道就要广度众生,不度众生不能成道。他也会“入无方悲悯,亦法尔然也”。 3、若证到第四果罗汉,他看到诸佛菩萨,都在六道里度众生,我怎么好坐在这里不动,挺难为情的。比如同在一个单位,大家都在劳动,你一个人坐在那里不动,不难为情吗。 4、于是,他那“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就会油然生起,此谓之“回小向大”。回小向大,亦法尔然也。“空性与大悲双运要道,现证时,如海诸行,——自现作用,似日之与光。”若真证到“空性”,就没有凡夫的私情了。 5、凡夫的感情,是只顾自己妻子、儿女,别人的就不管了。心空了之后,般若大智慧朗然现前,凡夫的感情荡然无存。无情乃大情,大悲心自然就生起来了。这就是“空性与大悲双运”,这就是“要道”——修道的要点、成道的要点。《大手印》浅析讲记
一百二十六由空性之本住起现大悲入无方悲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
- 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
- 人至中年,我们看淡了许多事
-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 人性实验2:认知失调与自我合理化
- 人生当留白
- 人生最好的习惯,就是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
-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 人为什么要充满正能量?
- 人为什么要充满正能量?
- 今日恭迎释迦牟尼佛出
- 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
- 体光老和尚:要念到一心不乱,生极乐世界才靠得住,随便念几句就想往那儿去怎么能行呢?
- 什么是真正的喜欢做一件事?
- 体光老和尚:以执着心印经造佛像,这还是生灭,想了生死,没你的份!
- 佛的不思议德相
- 余生,做一个温暖的人吧!
-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 体光老和尚:要念到一心不乱,生极乐世界才靠得住,随便念几句就想往那儿去怎么能行呢?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