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制戒是不是给我们找麻烦呢
佛陀时代,佛制烦教育的找麻导师是谁?是佛陀。佛在说法,佛制烦佛在建立僧团修梵行,找麻修解脱法。佛制烦社会和居士都在护持,找麻乃至国王也都在护持,佛制烦所以说那个时代叫作正法。找麻 佛法传到中国来,佛制烦早期都是找麻从西域,从印度过来了,佛制烦一些梵僧大德们在传播佛法,找麻先是佛制烦经典,那叫作译场的找麻教育,再来呢,佛制烦宗师的教育。大德菩萨依哪部经、哪部论的研究?那么底下很多人随从学习的,比如玄奘大师、窥基大师。罗什大师底下有那么多的大德们跟他们一起学习,慢慢地他有一个系统的产生。 所以宗师的教育到了中唐,丛林的产生,有丛林的教育。那么慢慢地禅风的引起,所以这禅学兴起来,他有禅堂的教育,禅堂的教育也就是丛林的教育,延续时间比较久,一直延续,差不多延续到现在。 如何以戒为师?以戒为师的内涵是什么?他刚才说,他那依法而行嘛,行了吗?行不了怎么办呢?没有按照法来行僧事。无论是声闻也好、菩萨也好,你的身份的完成是依律来完成的。如何依律来完成呢?你必须要研究律才知道,怎么才能完成这个事情,这个身份。在行持过程出了问题要如何来解决这样,这样叫以戒为师。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 这句话出在哪里啊?《遗教经》,佛垂涅槃的时候,教诫比丘要以戒为师。故此,受了戒了,比丘的责任重大,要持戒,要住持佛法。因为戒有诸多功德,所以这里讲啊「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如果没有戒,他不能得于解脱。所以呢!戒叫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就叫作别解脱、保解脱,或者别别解脱。意思你守持一条戒,你将来就没有这一个犯戒的果报,就别别能够得到解脱。 因为依此戒的缘故,能够得生诸禅定,以及能够灭苦。灭苦因为果报,有生死轮迴,就有种种果报啊!所以有戒能够得生禅定,得生禅定才能够生长智慧,生长智慧才能够灭苦,所以灭苦要有智慧。 智慧从哪里来呢?从禅定而生,禅定呢是因戒而生。故此,这是三学的根本,三学也是佛法的一个总纲。依戒生定,因定发慧,依智慧而解脱生死。 所以说,如果能够持于净戒,如果能够坚持于净戒,你们每天都有念迴向,它在《华严经》里面讲「戒是无上菩提本」,那么这个地方讲了说「若能持于净戒」,所有一切善法依戒而生,「是则能有善法」,如果没有净戒,就是毁破于净戒,一切功德都不能够生起,故此「戒是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 那么有人认为说:「我不受戒,就没有这么多麻烦;我受了戒了,有这么多的麻烦,种种约束,不受戒可以为所欲为啊!受了戒了,那么种种事情不能做。」 那么佛制戒是不是给我们找麻烦呢?不能这么理解,如果没有戒,我们乱做、乱为,必定会造下恶业。造下恶业,由此恶业去牵引生死的缘故,所以佛制定戒律不要去违犯,违犯将来就有种种果报的原因。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