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文化

人性实验3:电击与服从权威实验

人性实验3:电击与服从权威实验

1、人性人性实验3:电击与服从权威实验。实验实验要从一场特殊的电击审判开始说起。我们都知道,权威二战期间纳粹集团对犹太人实施了惨无人道的人性民族大屠杀,战争结束后,实验实验许多重要的电击战犯在德国纽伦堡接受了审判。

人性实验3:电击与服从权威实验

2、权威不过,人性这其中可不包括罪行累累的实验实验运输总指挥阿道夫·艾希曼。他是电击纳粹德国的党卫军中校,战时负责将成千上万的权威犹太人用火车运送到集中营,人称“死刑执行者”。人性而在战争结束后,实验实验艾希曼隐姓埋名,电击迅速逃往了阿根廷。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战争结束已经十几年后的1960年,他竟然被以色列的特工发现并逮捕。

3、最终于1961年2月,在耶路撒冷接受了审判。这个时候,法庭的旁听席上有一个人,就是著名的哲学家汉娜·阿伦特。阿伦特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德国犹太人,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所以她必须亲身参与到这次的事件中,阿伦特毛遂自荐,以美国《纽约客》杂志特派记者的身份,旁听了艾希曼的整场审讯。

4、在旁听的过程中,阿伦特发现,这个艾希曼和舆论宣传中,或自己想象中的形象截然不同。在舆论中,艾希曼被人们描绘成一个“杀人恶魔”,他残暴、邪恶、反人性,具有虐待人格,对暴行充满了变态的满足感。然而,从阅读审讯卷宗开始,到面对面冷眼观察坐在被告席上的艾希曼,阿伦特所看到的只是一个“中等身材、脑门半秃、近视眼、脖子干瘦”的中年男人。

5、他看起来根本不像一个杀人狂魔,不止如此,他还是一个非常体面、冷静、有教养、甚至说话还会经常引用康德名言的人。▲汉娜·阿伦特,左,&阿道夫·艾希曼艾希曼对于他做的事,觉得好冤枉啊,他只是在执行上级的命令,他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屠杀犹太人,因此并没有什么愧疚感。阿伦特记录下了审判中所有的细节,并先后在《纽约客》上连载了五篇文章。

人性实验3:电击与服从权威实验

1、1963年,她将文章集结,出版了一本著名的书,书名就叫《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而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做——平庸之恶。怎么理解这个“平庸之恶”呢。

2、我们其实普遍都会认为,邪恶是极端的,一个人会做出邪恶的事,肯定是因为他缺乏道德感,于是他这种变态似的认知,会导致他“处心积虑”地干坏事儿。但是阿伦特认为,一个人不是“想要”做一个极恶之人才会实施暴行,恶行的发生,很多时候可能仅仅来源于一个人的“不思考”。换句话说,那些做出恶行的人,有时并不是道德败坏或是心理变态,而只是屈服于自己的惰性,放弃了独立思考,选择了“无条件的顺从”罢了,就像艾希曼,他并非是狂暴的恶魔,他只是一个平凡、敬业、顺从的小公务员,他所有的恶行,均根源于没有思想、盲目服从,所以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到底意味着什么。

3、这就是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的含义,也就是——不能思考导致的盲目服从。而这种多数人的盲目服从,直接导致了600万犹太人的牺牲。“服从,是毁灭一切天才、美德、自由、真理的祸根,它使人沦为奴隶,使人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机器不知道你看完我们第一小节的内容有什么感触。

4、你能想象吗。这种令人发指的罪行,居然不是出自一个处心积虑的恶魔,而正是由——“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所犯下的。

5、艾希曼的审判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事件,那个时候,耶鲁大学有一名年轻的社会心理学助教,叫做斯坦利·米尔格拉姆(),他也全程关注了这场审判。而艾希曼的说法,令米尔格拉姆感到异常困惑,因为他实在是搞不清这个艾希曼,他到底是个邪恶的人,还是仅仅是个服从上级命令的无辜者。他想知道:邪恶,到底能有多平常。执行者为什么能够服从如此令人发指的命令。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