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行实践

何谓「檀越」

人们游览寺院时,何谓檀常会在一些石碑的何谓檀碑文上,看到「檀越」二字。何谓檀此外,何谓檀菩萨戒子诵戒时,何谓檀也会诵到《菩萨戒》中相关内容。何谓檀一些寺院举行隆重的何谓檀活动时,法师也会表示对十方善信檀越感谢。何谓檀那么,何谓檀何为檀越?是何谓檀我们通常说的「大功德主」吗?

何谓「檀越」

梵文da^napati,即「施主」,何谓檀也称檀越施主、何谓檀檀越主、何谓檀檀那主、何谓檀檀主等,何谓檀指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的信众。

《大智度论》上说:「问曰:云何名檀?答曰:檀名布施,心相应善思,是名为檀。有人言:‘从善思起身、口业,亦名为檀。’有人言:‘有信、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时,心生捨法,能破悭贪,是名为檀。’」也就是说,「檀」本是布施之意。佛教传入我国后,又加入「越」字,意为通过布施善行可以越过生死苦海。

佛教史上最早的檀越是频婆娑罗王。据《大般涅槃经》记载,佛陀出家后,频婆娑罗王派遣侍者对佛陀说:「悉达多太子若为圣王,我当为其臣属。如果他不愿住俗家,出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希望先来王舍城说法度人,受我供养。」

佛陀成道后,不忘频婆娑罗王当初的发愿,来到王舍城讲说妙法。频婆娑罗王及随从中有十二万人证得须陀洹果。频婆娑罗王成道后,恳请佛陀说:「愿佛及僧到我王舍城尽形寿,接受衣服、饮食、汤药、卧具和音乐的供养。」佛陀欣然接受。

佛陀曾对比丘们开示:当檀越恭敬供养时,能够得到五种功德福报:一者施命;二者施色;三者施安;四者施力;五者施辩。也就是说,可以令施主长寿,相貌端庄,身心安稳,强壮有力气,将来能得无上正真之辩。

古时通常将参与修建寺庙、塑像、印刷经典以及提供「四事供养」的在家人,称作檀越;施主则指施予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的信众;斋主则为供养寺院斋食的信众。檀越偏重对佛教文化更有贡献,在使用上最为文雅,施主则侧重于对提供物质支持,斋主指供养斋饭。如今,这些称谓的区分不严格,与供养主、功德主通用,都是对三宝提供供养。

此外,很多寺院也留有一些碑刻,记载供养众所做的贡献。例如信众在参访祖庭南华寺时,会在祖殿前看到陈亚仙墓。这位大檀越当年「施地建寺」,对南华寺的贡献巨大,深受后世僧众及信徒敬仰。

总之,佛教的兴盛和流传都依赖在家众的支持和护持。虽然信众对三宝的供养,因为能力不同,有大有小,但出家众并不会以钱物的多寡贵贱来区别对待信众,正所谓「施主一粒米,大于须弥山」。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