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11>
1、楞严《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套经 2、前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 3、套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前门第30页【甲五能诠教体】也就是楞严能诠释教体的,那么,经第当然就是套经音声了,如果没有这些音声、前门语言、楞严文字,经第你怎么来诠释这个教体呢。套经 4、【已知此经,义理甚深,未审何为教体。教体者,如来教法所依之体也。本经文殊答世尊偈云:“我今启如来,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在《楞严经》里面,文珠师利菩萨回答世尊的偈颂这么说:我今启禀如来,佛出,“出”当作动词用,是令众生出离生死,也就是令众生超越娑婆界,用什么最快呢。 5、“此方”就是这个娑婆世界,怎么样修行最快呢。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也就是用闻性来修行,不生不灭的闻性。 1、也就是说:娑婆世界的耳根最利,能听经闻法、思惟,更进一步的,于动、静外尘,皆能如如不动,就是闻性在作用【据此,则释迦以音声而作佛事,】我们今天讲经说法,讲《楞严经》也是以音声作佛事啊【是以音声为教体。】【今依贤首疏《起信论》,】贤首疏就是《华严经》的注解,和《起信论》的角度来。 2、【略作四门以明教体:】【一、随相门:】什么叫做随相门。也就是站在相上的角度,来说能诠的教体,站在相上的角度,来说如来教法所依之体。 3、如来教法所依之体是依什么呢。谓声音,【谓声、】【名、】就是名相,【句、】就是句子,名相加多了,就变成句子;句子多了,就变成文章。所以,音声是无形的文字;文字是有形的声音。所以,音声、名相,也就是语言和文字,句子、文章等等,【文,】【若徒有音声,而无名、句、文,亦不能成教体,】譬如说:我们今天讲《楞严经》,除了音声,还得依靠语言、文字,我们这一本《楞严经》,就是名相、句子、文章等等都存在。 4、【必须声、名、句、文四法,假实体用,】“假”就是借假,行教化之实,借用音声、名相、句子、文章四法,行教化之实。这个“实”就是体;声、名、句、文就是用,就是互为体用的意思。也就是说:音声能诠释实相;名、句、文都可以诠释实相,借这个声、名、句、文,诠释第一义谛,就是这个道理,诠释如来藏。 5、所以,借假行教化之实。【互相资助如世间风声、水声,无有名、句、文按佛在世,说法度生,是以音声】而音声里面,【含名、句、文,乃摄假从实,】摄假从实,凡所有语言、音声、句、文,都是假相;“实”就是实相,也就是所谓的第一义谛,或者是讲如来藏。因此,讲来讲去,任何的音声、语言、文字,其实,都在显示第一义谛,离第一义谛说法,不名为说法。所以,说法者,不可以离开第一义谛而说法。《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11>
《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 休息的日子
- 佛不教人练外道工夫,什么点穴、脑瓜子出小人、飞到几千里外,知道家里有什么事
- 为什么要学佛
-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 体光老和尚:有道念,有修行,持戒坐禅,就会感动龙天拥护
- 习性就是习以成性
- 专注眼前,活好当下。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 为什么农历七月要读诵《地藏经》?
- 体光老和尚:修行不能求快、求速成
- 体光老和尚:他就记住这句咒,念了多少年,突然间这个人不见了
-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 他搞他的,你搞你的。
- 人为什么要充满正能量?
- 人生开挂秘诀:做自己喜欢与擅长的事
- 今天起傲慢心不敬佛法僧,你伤害到了谁
- 体光老和尚:修行不能求快、求速成
- 专注眼前,活好当下。
- 人为什么要行善积德?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