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行实践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八)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

共读楞严开示

1、共读共读楞严开示,楞严一百四十八,开示佛言:大王,百佛不顿不觉汝之形容应不顿朽。言大言世移诚于王言:世尊,王汝变化密移,形尊变我诚不觉楞严经讲义是朽王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化密寒暑,这两部开示是迁流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渐至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共读有修之仁者,楞严各位高僧大德,开示开悟见性的百佛不顿不觉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八)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

3、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

4、经文:【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何以故。

5、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惟一纪、二纪,实惟年变;岂惟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这一段看得懂、观得入、放得下,你就见道,就这一段就好。

一百四十八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

1、佛法要能受用即心是佛。原来佛不是在虚空,是在我们这一念心性当中。所以,只有放下才能接近佛、只有不计较的人才能接近佛,不是你念你的佛,佛在虚空;佛在虚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2、所以,万法都必需回归心性。就算你念佛念到见到西方三圣,这有二种因缘:一、你的亲因缘足够了,福慧具足了,你是虔诚的感动佛,就算西方三圣显现,那就是你的虔诚心、清净心、你的心灵世界显现的,佛本无来去的。你见到了西方三圣,这个算是往生的一个依据,一个感应,强烈的讯息,你的虔诚度够,至诚恳切因此我们要了解,佛本身并没有来去的。为什么诸佛菩萨会显现在我们的心目当中呢。

3、因为我的心清净。譬如说:这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如果肮脏的时候,外面的相就显不出来;这面镜子把它擦干净了,万象都会显现;我们的心清净了,十方诸佛影现中,佛本无来去、生灭、增减的东西,随你清净心而显。清净心才是我们的无价之宝;才是我们生命的永恒;才是我们生命的重点;才是活出意义的重心,就是每一个人的清净心,生命要活出意义,意义就是清净心,每一个人的佛性。

4、听经闻法,终究要显露每一个人的心性。所以,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在现前当下这一念至诚恳切、清净心性当中;不是坐太空船可以发射到极乐世界的;不是腾云驾雾可以到极乐世界的,不是用那个工具可以到极乐世界的用至诚恳切的心、信愿行的心、真如本性修行的心,即见极乐世界在现前当下这一念,方向不能弄错的,念念要提升正念。【汝之形容应不顿朽。】:你的身形与容貌,应该不是突然就变成这样老朽了吧。

5、【变化密移】:生灭的变化微密迁移。【宛然强壮】:[宛然]即,那时好像还比现在强壮些。【我见密移】:我观见此色身之生灭变化密密的迁移。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