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团如何和合共住
【原文】 《智论》云:「佛法弟子同住和合,僧团一者,何和合共贤圣说法,僧团二者,何和合共贤圣默然。僧团」 准此处众,何和合共唯施二事。僧团不得杂说世论,何和合共类于污家俳说。僧团又众贵静摄,何和合共不在喧乱,僧团诵经说法,何和合共必须知时。僧团《成论》云:「虽是何和合共法语,说不应时,僧团名为绮语。」 (《思益经》云:汝等集会,当行二事:若圣说法,若圣默然。何为说法,为默然?不违佛,不违法,不违僧,是名圣说。若知法即是佛,离相即是法,无为即僧,名圣默然也。) 必欲纲众于时,住持护法者。须自行清慎,雅操坚贞,博通律相,兼明二乘,识览时要,达究情性者。可准上文,一方秉御。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第七·僧网大纲篇第七 【大意】 《智论》说:「佛法中弟子如何和合共住呢?第一讲说佛法,第二默然无为。」 因此在大众集会的时候,只应该造作这两种事情。而不能乱说世俗言论,就像说剧唱戏一样,破坏大众正信,增长非法放逸。又摄受大众贵在清静,不能喧闹混乱,即使是诵经说法也必须合乎时宜。《成论》说:「虽然说的是佛法道理,不合乎时宜,也叫做绮语。」 (《思益经》说:「佛弟子在集会的时候,应该做两种事情:或者贤圣说法,或者贤圣默然。什么叫作说法,什么叫作默然呢?说法不违背佛,不违背法,不违背僧,叫作贤圣说法。如果知晓法即是佛,离相即是法,无为即是僧的道理,默然而住,叫作贤圣默然。」) 如果有想要在这个时代摄受引领大众,住持佛法拥护佛法的人。首先自己的行持要清净谨慎,操守坚定高洁,广博地通达明了戒律戒相,兼带明通大小二乘,了知时节因缘,并且通达众生的性情。这样的人,可以依据上面的内容,住持化导一方。 【注】 贤圣默然:佛敕弟子,若和合共住,常行二事:一者、贤圣默然;二者、说法。「贤圣默然」者,是般若心;「说法」者,说般若波罗蜜。参见《大智度论》 污家:佛家认为和尚把物品送给非出家的人,使得者生感恩心,不得者生不善心,彼此都损害佛家的平等施心。故称此为污家。参见《辞源3》 俳说:戏笑嘲谑的言辞。参见《汉语大词典》 成论:《成实论》一六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参见弘一集释《钞记扶桑集释》 绮语:十恶之一。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瑜伽师地论》卷八载,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静语、不思量语、不静语、杂乱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参见当代于凌波编《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思益经:即《思益梵天所问经》。参见《佛教大辞典》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