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派传承

反闻闻性。旋闻与声脱。

反闻闻性。反闻旋闻与声脱。闻性

1、旋闻反闻闻性。声脱旋闻与声脱。反闻

反闻闻性。旋闻与声脱。

2、闻性闻非自然生,旋闻因声有名字,声脱旋闻与声脱,反闻能脱欲谁名。闻性

3、旋闻一根既返源,声脱六根成解脱。反闻见闻如幻翳,闻性三界若空华,旋闻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4、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

5、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

反闻闻性。旋闻与声脱。

1、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2、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反闻闻自性,就是反观能闻之性,类似参禅的“向内看”,不过这是在耳根,往根性上“看”,最初是“看”或“观”,话头禅是起疑情,其实最初疑情有很大的水分,也是“观”为主,观心就是参禅。

3、一般的止观都是观外面的色尘,那是世间的禅定,除非你过去世在这个法门有很大的积累,像二十五圆通里的大士们各有各的因缘。一般的人还是选择更重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当然你在资粮道各种的功课也是要同时去做的,积极的行善积德。这个耳根圆通法门,其实已经在第二个修行阶段了,已经是三摩地的修行了,什么是三摩地呢。

4、你至少也要到初果须陀洹这个程度,【入流亡所】,已经是初果须陀洹这个程度,《金刚经》讲了什么是入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5、心是自然的不跟着外面的境界跑。心就像有了一个“锚”,心流就像是流动的水,要有那么多次体会到妄念瀑流中断,三际托空,这还不是开悟。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