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派传承

《楞严经》第十六套:?24>五十种阴魔

《楞严经》第十六套:?24>五十种阴魔

1、楞严《楞严经》第十六套:。经第24>五十种阴魔。套>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种阴

《楞严经》第十六套:?24>五十种阴魔

2、楞严主讲:慧律法师主讲。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种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

3、经第请翻开楞严经讲义1507页,套>第四行,种阴【癸二能非能执分三子初行尽识现】经文:【阿难。楞严又善男子,经第穷诸行空,套>已灭生灭】这一句的意思,重点就是:修楞严三昧的善男子,已经穷尽了生灭的行阴,已灭了生灭,不再招感生死,而以究竟的寂灭真如、如来藏性,还没办法圆满,所以精妙未圆。

4、简单讲,还在识阴的这个阶段。【此第二,能非能执也【子二谬解成咎】经文:【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迷佛菩提。】说:若于所归,如果对于所归属的第八识,就是识阴,览为自体,览为自体,就是不讨论身,只观照这个识心,微细的识心,就是忘身观识,不讨论身,只讨论这个识,最极微细的识心,久久自己成为的自体。

5、所以览为自体,这个“自体”就是以识心为自体,不是我们所讲的究竟的、真如的本体,览为自体,就是把最极微细的八识[览为自体,]以识心为身体的意思。[尽虚空界,十二类内,]这十二类,我们前面都讲得很清楚。所有的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在座诸位。

《楞严经》第十六套:?24>五十种阴魔

1、要特别的注意的就是“皆我身中”,它这个“身中”是指以识心为身体,简单讲,这个“身中”是指识心,稍微特别注意一下,不能用这个名相,误解了佛的本意。[皆我身中,一类流出],因为他停顿在最极微细的八识,所以他现在以识心为身体,[生胜解者,]生解解者,就是不到究竟,误认为已经达到了究竟,叫做“生胜解者”。

2、只要还没有到究竟的佛果,中间只要你产生那个胜解,就有能所,就有能所,那么你有能所。所以在大智度论里面有讲了一句话,你要特别地注意听:若非究竟实相,一切皆是魔事。

3、这一句话就告诉你:如果不是究竟实相的、成佛的真理,其他统统判为魔事。凡夫是魔,包括四果,包括菩萨的阶位,统统不究竟。

4、唯有一佛乘,除佛方便说。只有一佛乘,所以大智度论说:除究竟实相,其余皆是魔事。统统叫做着魔。统统不叫做究竟。

5、换句话说,你今天你学佛了,不可以得少为足,裹足不前,你今天要发大菩提心,迈向究竟的佛果,如果你中间生胜解者,那就烦恼了。[是人则堕,能非能执,]做一下笔记:“能”就是我为能生彼,我能生彼;“非能”就是彼非能生我。“能”就是我为能生彼;“非能”就是彼非能生我。说:我可以生他,他不能生我,所以叫做“能非能执”,“能“就是我为能生彼;那么“非能”就是彼非能生我;这个执着,那么这样的执着,跟外道的、色界的、顶天的摩醯首罗天、大自在天王,是一样的执着,能现在无边身。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