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住坐卧中如何积累净土资粮
净土法门有理有迹。行住理是坐卧中何资粮内在的妙理,了知一切事相不出于这一念心。积累净土迹是行住外在所现的修行。说到净土妙理,坐卧中何资粮就在日常起用中,积累净土从没有离开,行住也就是坐卧中何资粮前篇所说的「心净、语净、积累净土身净就是行住净自土」。从早到晚,坐卧中何资粮工作生活、积累净土待人接物中的行住一切善根都迴向往生,就都成为净土资粮。坐卧中何资粮误犯过失,积累净土诚心忏悔,迴向西方,也成为净土资粮。 说到它的表现,早晨喝一杯茶的功夫,就能做净土修持,不必整天固定在一种方式上,就是所谓的十念法门。此法是宋朝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忙、无暇修持的人设立的。今天事务繁忙的在家人,也可依之修持。 方法是每天早晨盥漱完毕,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最后念发愿偈迴向。念完之后,礼佛三拜而退。没有佛像,就向西问讯。 为什么尽一口气念?因为众生心思散乱,又无时间专门念佛,尽一口气念就是借气摄心,心自然不散乱。但须随气长短,不能勉强多念,勉强了会伤气。念佛声音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适中,如此念十口气,连续不断。而且,只可念十口气,不可念二十、三十口气,多了也伤气。 这样做的原因:以散乱心念佛,难得往生,而此法能使心归于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很大。(出于《印光大师文钞》)修持法门有从低至高的九种品类,人人可以修持。即使罪恶之人,佛也不捨弃,只要迴心向善,就成为善人。所以,十念法门,人人都可以修。就像一间黑暗室,千年没有光照,一灯照耀,顿时明亮。所以,即使杀牛宰马的人,放下屠刀,也能修持,也能往生。 比如唐朝张善和,一生以杀牛为业。临终看见群牛说着人话来讨命。他惊恐万丈,叫妻子说:「快请僧人为我忏悔。」不久,僧人到了,对他说:「《观经》里讲,临终恶相现前时,至心念佛,就能往生。」张善和说:「地狱相现了,太紧急,来不及取香炉!」他就左手举火,右手拈香,面西恳切念佛,还没念到十声,就说:「佛来接我。」由此往生。 所以修持并不难,也不妨碍做一切世间事。做官不妨公职,读书不妨求学,经商不妨贩卖,务农不妨耕种,在公门不妨承事上级,出家不妨参禅。凡一切作为,都不妨碍。因此说:其修持工夫只在早晨喝一杯茶的时间上,就可以成为万万劫不失坏的资粮。人为什么不修呢? 净土法门的殊胜之处,就在「不离世法,能行出世法」。谁都能念六字名号,念得纯熟,可以工作而不离修持。比如,扫地,可以边扫边念;走路,可以边走边念;洗碗,可以边洗边念……,以至于做一切不用心的事,都可以念。 比如,宋朝湖南人黄打铁,原先是个军人,后来以打铁为生。每次打铁时,边打边念阿弥陀佛,从不间断。有一天,他托邻居代他写一首偈,广劝人念佛。偈语为:「日夜叮叮噹噹,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说完即安详往生。 清朝有个木匠叫沈承先,七十多岁时,持斋念佛,专修净土。手中斧头不停,口里念佛不断。康熙十年三月,他预知时至,三天前即告别所有的亲友说:「我要生西方了,以后不再见面。」又告诉儿媳:「明天是十五,我要往生。」第二天一早,他沐浴更衣,向西端坐,烧好香,趺坐而化。 以上两位居士都把净土的修持贯彻到了工作、生活中,用几年功夫就修成了。 阿弥陀佛发下的宏愿,是要普度法界一切有情。依仗愿力,具缚凡夫即生就能往生净土,这是体现了阿弥陀佛的方便力已达极点。没有这样方便至极的法,具缚凡夫怎么能一生就超出轮迴呢?尤其当今时代,染缘炽盛,世间人每天从早到晚地工作,种种业缘牵缠一身,单凭自力,有几人能得解脱?而净土法,人人能修,人人有望成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各宗要略——真言宗
- 今天农历二月十九,恭迎观音菩萨圣诞日!
- 为何说∶法布施珍贵?
- 体光老和尚: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在法华会上才把他实际的事情说出来
- 苦都是因业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 世上你我皆过客,何必计较那么多!
- 佛源老和尚:用功了生死没有巧,只要一门深入
- 修行, 取决于人的心态。
- 判断净土秽土的两个指标
- 佛源老和尚:用功了生死没有巧,只要一门深入
- 体光老和尚:曾国藩的师父投胎做了他的儿子,淫心重十几岁就找了几个女人
- 供养一杯“清水”的福德,可能远超过你的想象!
- 愿罪业悉消灭
- 人生最深的滋味,尽在一个“熬字”里
- 佛源老和尚:他们都不想进禅堂坐香,禅堂的功夫是最不好用功的…
- 什么是忏、悔?忏悔究竟有什么功德?(下篇)
-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 修行, 取决于人的心态。
- 修行的三个秘诀
- 二月十五| 恭迎释迦牟尼佛涅槃日,祈愿佛日增辉,众生功德圆满!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