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忏、悔?忏悔究竟有什么功德?(下篇)
1、悔忏悔究什么是德下忏、悔。什忏什功忏悔究竟有什么功德再来,悔忏悔究我们来谈谈理忏的德下部分。理忏就是什忏什功实相忏悔,也就是悔忏悔究说一个证悟的菩萨行者,他可以实践实相忏悔,德下以自己转依真如体性的什忏什功方式来忏悔过去的罪业。 2、悔忏悔究我们换一个方式来说,德下什么叫作实相忏悔。什忏什功简单的悔忏悔究说,实相忏悔就是德下一个真实证悟法界实相心的人,他亲证了法界实相心而得到真实的转依;因为他证悟第八识如来藏以后,得以现前观察第八识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进而可以转依于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法性,这样忏悔而实践实相忏悔。但是,这样的忏悔,必须是要已经证悟明心的菩萨,他才可以有能力这样如实修习这个实相忏悔法。如果是还没有证悟第八识的人,而他只是以文字的内容去理解第八识心体的真如体性的话,他是没有办法现前观察第八识真心;这样没有证悟的菩萨,他依于正知见而修习实相忏悔,那只是相似的实相忏悔,功德并不成就。 3、如果是错悟的人来实行这个实相忏悔,更不可能成就;因为他根本不能现前观察如来藏的真如法性,因此他也根本没办法来成就实相忏悔的功德。而证悟的菩萨是可以现前观察,第八识如来藏心体乃是离于三界万法,没有一切相,祂是如如不动的清净体性;既然没有一切相,当然没有所谓的持戒、犯戒问题,同时也没有所谓忏悔的人可说;能够这样现前观察通达这个道理,就叫作实相忏悔。 4、所以,这个实相忏悔能够灭罪的原理,是因为第八识真心如来藏本身无罪可言。我们的五阴七转识会犯戒会有罪,而第八识如来藏无罪,因为证悟了这个真心以后,可以真实转依第八识如来藏而行,那就可以依于如来藏的无罪性来说清净;这样证悟的菩萨,不是以我们的五阴身相应的罪性来当作他的依止,他乃是依止于如来藏的真如法性。所以,证悟菩萨他知道,这样实相忏悔得以清净以后,可是于未来世他还是会与这些恶业因缘来遇到现行;自己因为此世已经实践实相忏悔,依止于如来藏成功转依的功德力显发,借着这个缘来成就佛道自利利他的增上行。 5、因为这个恶业种子在未来世现行的时候,也是一个逆增上缘的缘起;菩萨借这个现行的机会,能够转变染恶种子成为善净种子,对于一切的顺逆境界,都可以成就佛事。因为转依如来藏这样的一分功德,一定远远超胜于原来所造恶业的势力;因此,菩萨于悟后能够这样随缘度众而使得过去无量恶业种子现行,这个就叫作发露;并且能够因为转依而心得决定,不再回熏恶业种子回到如来藏当中,这样我们可以叫作永不复作。 1、如此这两种统统能够具足,我们就叫作忏悔。所以,亲证第八识而能够实践实相忏悔,他能够现量的境界当中观察、安住于如来藏的真如法性当中,让七转识能够依止于清净实相的第八识而行;能够这样亲见、能够这样证得的人,我们古时候大慧祖师有说,这样叫作真实的忏悔者。这个就是实相忏悔的总相义理、总相真义。 2、因此,对于菩萨行者来说,第八识如来藏当中的业种的消除,就在这样接近两大无量数劫,也就是三十分之二十三的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的过程当中,证悟菩萨靠这些因缘来摄受众生。因此说,实相忏悔灭罪的要领,自己能够转依无罪性的如来藏才是重点。如果证悟之后,还是依于过去的恶见,依于自己所造恶业的习气性障而行,那就不是真实的转依、真实的证悟,因为他的转依并没有成功;既然转依没有成功,那就没有实相忏悔的功德。如果他不是真实参究,而是打探密意而知如来藏密意,那他更没有现前观察如来藏的功德,这样的人不具有真实证悟的德行,那要实践实相忏悔更不可能。 3、所以,实践实相忏悔的关键,在于能够如实地参究证悟,这才是根本的问题。如果自己所证不真,或者是打探密意而知,那这样的人,他所实证的三德必定不会生起,而会继续执取了我见而没有断我见的功德;这样的人他连解脱德——解脱恶见的功德都没有,更何况能够具足对三界恶习、无明而有的解脱功德呢。所以这样的人,他的解脱德一定不会生起。因为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实践实相忏悔的人,必须要如实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得以转依,才能对于恶业习气种子的解脱有少分的功德。 4、这个乃是大乘证悟菩萨应当修也应当行的要点。所以,这样的实相忏悔必须是要证悟的菩萨,他能够现前观察如来藏清净无为的体性乃至无量无边,因此而转依如来藏,转变自己七转识的行为,转而依止于如来藏的无贪性、无瞋性、无私性、中道性、菩萨性等种种的无漏法性。 5、所以我们换一个层面来说,证悟的菩萨他在悟后努力的护持正法,其实也是实相忏悔的一分功德;如果悟后他努力的破邪显正救护众生,也是实相忏悔的功德之一;悟后于内门中广修六度万行,也是实相忏悔的功德之一。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个真实行菩萨道的行者,他就是真实行实相忏悔的人。什么是什忏什功忏、悔?忏悔究竟有什么功德?
下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
-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悟道因缘精准解读及实修启示
- 禅宗一棒一喝透过华严五教 归元无二 宗教息争
- 绍云老和尚:临终就动这一念,马上佛就不见了
- 什么是十信位
- 绍云老和尚:为什么有些古来祖师能把腿一盘,要走就走,要来就
- 画中禅机:《十牛图》
- 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 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 缘起于心, 而修于心。
- 生命若不是终点,请微笑向前。
- 禅宗百丈怀海禅师心法精要及其实修指导
- 这句佛号念得孤明历历,这里面就有观
- 纪念公众号粉丝满1000人!文末有福利!
- 缘起于心, 而修于心。
- 法相宗 适合高级知识分子的法门
-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
-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 生命若不是终点,请微笑向前。
- 界诠法师:如果不解脱,这个世间永远没有快乐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