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法师:对生命、周遭、苦难、佛法都毫无一点感动的人,他所学到的会是怎样的佛法
1、法藏法师:对生命、毫无周遭、法藏法师法都佛法苦难、对生点感动的佛法都毫无一点感动的命周人,他所学到的遭苦会是怎样的佛法。下方卡片关注「正法清流」公众号加★星标★。难佛 2、毫无或者因为忙碌,法藏法师法都佛法或者由于苦恼,对生点感动的或者因为粗心。命周总觉得自己好久未曾感动了──给一个故事、给一句话、给一抹感觉、给一种想法,感动得全身颤慄、热泪盈眶。然后对生命、对法、对修行,又有了另一番的体验与笃定:。 3、记得初出家时,刚受具回来,孤伶伶地,在后山抱著南山律典,主要是《资持记》与《行宗记》,苦读,每每给那千多年前律师的慨切言词所深深感动,一句话没看完,早已泪眼模糊。有时候,一页古刻板要哭个两、三次,最后乾脆掩卷起身,使把劲哭它个痛快──如此庄严,而却又如此没落的戒律啊。 4、几年后自己一个人住山,诵经、拜忏、念佛,是自己的常课。有不少次,诵著、拜著,不禁悲从中来,哭倒在地──多么苦恼的众生,多么伟大的佛陀啊。我当如何发心。 5、去年先母重病,前后半年的侍奉,老人家的坚忍、睿智与慈悲,使自己在生死的忧悲苦恼当中,时时感受著弥陀与慈母的光辉──多么伟大的母亲,多么真实不虚的大悲慈父啊。我要如何努力才能报恩于万一。 1、偶尔,为一些有缘的居士授八关斋戒,忏悔偈唱著唱著,台上泪光闪烁,台下也唏嘘一片──自己多么地无明与罪过啊。我当如何奋勉改革。就这样,十年的出家生活当中,总有点点滴滴的感动,藉事、藉景、藉人、藉法,在触动著自己内心深处,那个顽冥不灵的「我」。藉由真心流露的泪水,著实地撼动了不少无明的钉子;融化了许多刚强的石头。 2、静静地检讨起来,其实有不少对佛法深一层的体会,好像都是在那些点滴的感动之中,逐渐地培养和累积起来的。似乎那无法用语言文字,也不需要用语言文字描述的感动所得,才更真实地成为自己心性的一部份。有时候想一想,还真有点怀疑:一个对生命、对周遭、对苦难、对佛法都毫无一点感动的人,他所学到的会是怎样的佛法。 3、当然,佛法中的所谓「感动」,并不同于一般世俗的激动、激情乃至滥情或做作。而是一种铭心的体会,一种设身处地的谅解,与一股对佛法、对修道,义无反顾的决绝。它可能只是一刹那,表面上看来若无其事的「印心」,而无关乎眼泪;它也可能是一场面对众生苦难,而情不自禁、天真无邪的倒地痛哭;它更可能是在触境有感之中,对佛法所生起的一股坚定的信念。那泪水并非为自己而流,那悸动也非因私欲而起,而那坚决亦非由野心而生。 4、有个故事让人印象深刻:一位十多腊的发心比丘,数年前行脚至东部。一日在夜晚的行进间,来到一个人口稀少,而看来贫穷的海岸小村。 5、在经过一条小街时,看到一户破旧的人家,大门洞开而灯光昏暗,里头则隐隐约约地传来一阵阵老太婆独自的饮泣,其悲痛与无助的气氛,于哭声中清晰而了然地感受到。一股莫明的不忍,驱使著这位比丘跨入那户人家,才一进门,便赫然发现大厅上躺著一具年青人的尸体。而那位看来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老太婆,正抚著尸体在痛哭。比丘温婉地趋前询问,原来,她那唯一的儿子,走在路上被后方的酒醉驾驶撞伤不治。法藏法师:对生命、法藏法师法都佛法周遭、对生点感动的苦难、命周佛法都毫无一点感动的遭苦人,他所学到的难佛会是怎样的佛法
法藏法师:对生命、周遭、苦难、佛法都毫无一点感动的人,他所学到的会是怎样的佛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