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搬最后一次家
菩萨在家,再搬最后当愿众生,再搬最后知家性空,再搬最后免其逼迫。再搬最后——《华严经·净行品》 又要搬家了,再搬最后算起来,再搬最后这已经是再搬最后我此生中的第十八次搬迁。然而,再搬最后这会是再搬最后最后一次吗?人总是被业力裹挟着前行,许多事情都不是再搬最后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虽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再搬最后然而这些快乐幸福都不过是再搬最后草头露、瓦上霜,再搬最后就像蕅益大师说的再搬最后:「世乐虽荣,享尽愁还至。再搬最后」每个人只不过是世间的匆匆过客,空拳而来,赤手而去,带不走一片云彩。《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当无常败坏到来时,哪里才是我们真正的家? 最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带了几件物品回家,一个熟人有车,就顺路捎我一程。这是一辆厢式大货车,装货时没留神,我带的几件物品不知被挤到哪里去了,下车时只找到两件。而我又是半路下车,就在焦急中翻找,梦中那个急呀……急着急着,终于醒了。醒后第一个念头是:啊,幸亏醒了。永嘉大师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其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一场无明大梦中吗?业力是剧本,妄我是导演,演的是一部栩栩如生的连续剧。而「家」在剧情中总是佔到很高的比例,大家都在为营造一个所谓的幸福的家而奔竞不休。 我们在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中演绎着执着与迷茫,在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中演绎着痛苦与无奈。我们以幻为真,心为形役,在烦恼林中挣扎,在牛角尖中觅路,其实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在生死苦海中沉浮。憨山大师说:「生前徒费心千万,死后空余手一双。悲欢离合朝朝闹,富贵穷通日日忙。」当眼前这部剧落幕以后,我们抱着自己的执念,又开始演绎同一剧本、同一导演打造的续集,而新的剧情也许比上一部剧更为不堪。 我曾得到过一位老和尚所赐的墨宝,写的是「令离爱狱,永得大安」。这八个字对我是很好的警策。家是一个温馨而又充满爱的地方,有亲人眷属的陪伴与呵护。然而,我们又总是被爱索缠缚,被爱狱桎梏,家又成了难以挣脱的罗网,让我们轮迴不休。 如来不出世,万古如长夜。世间无僧宝,佛法不能传。感恩天下的僧众为佛教的传承与兴盛、为众生的解脱而割捨爱慾,荷担如来家业。有僧宝就有佛法,有佛法就有办法。是佛法让我们这些行走在黑暗中的迷惘众生看到了光明,使我们漂泊的心有了可以依靠的港湾。此生有缘得闻佛法,听到阿弥陀佛从西方净土传来的呼唤,我们何等幸运!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才是真正可以依靠的家! 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十劫以来,阿弥陀佛望眼欲穿,就是盼着我们早早回家啊!家,找到了,真的该回去了。再搬最后一次家吧,搬到弥陀慈父身边,我们就永远不会再搬家了! 《净土》2020年第6期 文/慧菂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五)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零六)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瑠璃。彼人当以瑠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瑠璃否?
- 广置义田的顾正心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八)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四)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刧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六十六)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
- 怎样选择四十八愿中与自己相应的愿
- 共读楞严开示(九十八)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 随机阅读
-
- 虚云老和尚拒绝女色诱惑的故事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一)业果相续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七十)【讲义】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四)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
- 调伏我们的心,就像驯服一头牛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零六)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瑠璃。彼人当以瑠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瑠璃否?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八)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如来知其魂虑变慴,心生怜愍
- 在家也可以修行,为什么还要出家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一十六)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二十一)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讲义】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妄生涩滑
- 这句佛号念得孤明历历,这里面就有观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七)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五)【义贯】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一)业果相续
- 念佛时一直想着其他事情,这个该怎么办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二十四)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 共读楞严开示(九十八)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