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是佛,云何识自心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即心是佛上堂云:即心是云何佛,上至诸佛,识自下至蠢动含灵,即心是佛皆有佛性,云何同一心体。识自所以达磨从西天来,即心是佛惟传一心法,云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识自佛,不假修行,即心是佛但如今识取自心,云何见自本性,识自更莫别求。即心是佛 云何识自心?即如今言语者,云何正是识自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心体如虚空相似,无有相貌,亦无方所,亦不一向是无有而不可见。故祖师云: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若不应缘之时,不可言其有无,正应之时亦无踪迹,既知如此,如今但向无中栖泊,即是行诸佛路。 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众生轮迴生死者,意缘走作,心于六道不停,致使受种种苦,净名云: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然后调伏,所以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故知一切诸法皆由心造,乃至人天地狱六道修罗,尽由心造。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若不会此意,纵你广学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识自心,皆名邪行,尽作天魔外道水陆诸神,如此修行,当复何益? 志公云:本体是自心作,那得文字中求,如今但识自心,息却思惟妄想,尘劳自然不生。净名云:唯置一床寝疾而卧,心不起也,如今卧疾,攀缘都息,妄想歇灭,即是菩提。如今若心里纷纷不定,任你学到三乘四果十地诸位,合杀只向凡圣中坐。诸行尽归无常,势力皆有尽期,犹如箭射于空,力尽还堕,却归生死轮迴。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虚受辛苦,岂非大错?志公云:未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如今但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亦无分别,亦无依倚,亦无住着,终日任运腾腾,如癡人相似,世人尽不识你,你亦不用教人识不识,心如顽石头,都无缝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无着,如此始有少分相应,透得三界境过,名为佛出世,不漏心相,名为无漏智。不作人天业,不作地狱业,不起一切心,诸缘尽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只是随意而生,经云:菩萨有意生身是也。 忽疑讹若未会无心,着相而作者,皆属魔业,乃至作净土佛事,并皆成业,乃名佛障,障汝心故,被因果管束,去住无自由分。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来所说,皆是化人,犹如黄叶为金,权止小儿啼故,实无有法名阿耨菩提。如今既会此意,何用区区,但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心里明明,所以旧时见解总须捨却。净名云:除去所有。《法华》云:二十年中常令除粪,只是除去胸中作见解处。又云:蠲除戏论之粪。 所以如来藏,本自空寂,并不停留一法。故经云:诸佛国土亦复皆空,若言佛道是修学而得,如此见解,全无交涉,或作一机一境,扬眉动目,只对相当,便道契会也,得证悟禅理也,忽逢一人不解,便道都无所知,对他若得道理,心中便欢喜,若被他折伏不如他,便即心怀惆怅,如此心意学禅,有何交涉?任汝会得少许道理,只得个心所法,禅道总没交涉。所以达磨面壁,都不令人有见处。故云:忘机是佛道,分别是魔军。 此性纵汝迷时亦不失,悟时亦不得。天真自性,本无迷悟,尽十方虚空界,元来是我一心体。纵汝动用造作,岂离虚空,虚空本来无大无小、无漏无为、无迷无悟,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绝纤毫的疑讹量是无依倚、无粘缀,一道清流,是自性无生法忍,何有拟议?真佛无口,不解说法,真听无耳,其谁闻乎?珍重!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 南怀瑾:这个成功以后,祛病延年是寻常事,不算稀奇,返老还童大概也不难吧
- 共读楞伽开示(六十六)谁生诸宝性,摩尼真珠等?谁生诸语言?众生种种性?明处及伎术,谁之所显示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零四)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所说心意意识,五法自性相、一切诸佛菩萨所行,自心见等、所缘境界不和合
- 整个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
- 原来过去我对时间管理的理解全错了!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二)破三有者谁?何处身云何?往生何所至?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九)何因说觉支,及与菩提分?
- 终日在妄之性灵,即终日恆真之性灵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七)尔时大慧菩萨复说偈言:日出光等照,下中上众生。如来照世间,为愚说真实,已分部诸法,何故不说实?
- 随机阅读
-
-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 净慧老和尚:功夫到家是什么样的境界?
- 共读楞伽开示(六十七)五明处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心名采集业,意名广采集,诸识识所识,现等境说五。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 共读楞伽开示(八十九)何故说断常,及与我无我?何不一切时,演说真实义?而复为众生,分别说心量?
- 共读楞伽开示(十六)缘起自性 妄想自性 成自性
- 别失落,别难过,一切都会过去。
- 只要这样做,决定能生极乐世界
- 出家人的顺口溜,那些丛林中广为流传的“警策格言”
- 农历二月廿一丨恭迎普贤菩萨圣诞
- 共读楞伽开示(四十七)何故名佛子?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解脱?
- 汝能修净土,安隐无惊疑
- 共读楞伽开示(八十二)云何不食肉?云何制断肉?食肉诸种类,何因故食肉?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七)云何当来世,种种诸异部?云何空何因?云何刹那坏?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八)尔时世尊以偈答曰:若说真实者,彼心无真实
- 四种情况成就犯邪淫戒的根本
- 原来过去我对时间管理的理解全错了!
- 净慧老和尚:学佛修行的第一步——持戒
- 原来一个月可以做这么多事啊(10月复盘)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