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问答

《楞严经》第十六套:?29>五十种阴魔

《楞严经》第十六套:?29>五十种阴魔

1、楞严《楞严经》第十六套:。经第29>五十种阴魔。套>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种阴主讲:慧律法师主讲。楞严

《楞严经》第十六套:?29>五十种阴魔

2、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种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

3、经第【又阿难。套>汝果能知妄想有所起处,种阴可说妄想以为因缘。楞严若妄想元无起处可得,经第当体全空,套>则说妄想因缘者,元无所有矣。】“夺”就是:不允许你这样子讲;“纵”就是:暂时允许你这样子讲。

4、【因缘,乃内教小乘,以为不了义而非真,何况外宗,】外宗就是外道。【并不知因缘,】连佛讲的因缘法,都不能体会。【而谬推自然者,则愈妄之甚也。

5、】更加的颠倒,更加的虚妄。【二判决倒计非是竟【壬三结归故说妄想】经文:【是故如来,与汝发明】补四个字: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补四个字:“究竟处之”本因。

《楞严经》第十六套:?29>五十种阴魔

1、要写“究竟处之”推究到究竟,结果都是妄想。所以我们这一辈子怎么来的咧。因为业力而来的。

2、说业力而来,怎么来的咧。因为有业识而来的。

3、而业识怎么来的。因为有无明所以整句的意思就是: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究竟处的本因。【是因缘、自然,二计俱非之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五重盖覆,根本生因,虽有坚固,虚明等,】坚固妄想,虚明妄想,【五种差别,同是妄想,更无他物也。

4、】所以我们这一辈子是怎么来的。就是迷迷糊糊的妄想来的,业力牵引来的;死了以后,死了也是迷迷糊糊地走,迷迷糊糊地带着妄想、无明,而离开这个世间,从来不觉悟。那你就知道:学佛有多重要了。

5、【斯正如来,欲令众生,了妄无因,知真有本也。盖佛自第一卷,普判众生误认文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此迷真也,】这个就是此迷真也,那个就是迷了真心。【用诸妄想此认妄也;】这个此认妄想:执着心、分别心、颠倒心、无明心、业识的心、能所不断的心、主客二观的心、生灭意识心,统统叫做妄。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