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阿弥你别看他愚夫、陀佛愚妇、号无老太太,密咒他们真正往生的阿弥时候表现得很不错,有些真正预知时至。陀佛我们出家人为什么少呢?没有老实地修,号无我们又接受信施,密咒这里面有一定的阿弥原因所在。 懂了一些佛法,陀佛反而会世智辩聪,号无觉得自己懂了很多道理,密咒没有死心塌地去修行。阿弥如果我们真心地去修,陀佛要从事到理,号无你自然而然的从事就能够达到理,这样事理圆融,都会归于自性了,念归于心。 心明则性显,十念、一念都能够往生不退,一生补处。所以说念佛与参禅不相违背,这两者都是修心地的事情。 那么持咒修密呢?「密」是什么呢?密咒是佛菩萨从禅定当中所发之秘密言句,禅定当中发的一种信号,有不测之神验。「咒」又称为总持,又叫陀罗尼,「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有这么一个效果。持咒的目的要在于三密相应。 现在持咒的修法,有些也是方便度化,叫你持多少万,多少万,现在人们不管相应不相应,只满这个数而已。本来要三密相应才能够消除业障。 就像念佛一样,本来要念心,要理持才能够见性,必须要从事持才能够达理持,一下子理持是很难的。那么念咒本身也是这样,现在只是方便起见,只是告诉大家数量。本身要三密相应才能够消除业障,以显性来成佛,他要即身成佛呀。 弥陀名号,若闻、若念也是灭无量罪,这也是一样的。阿弥陀佛的名号也就是无上的妙咒,执持名号即得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忍,这跟密咒所讲的也不相违背。 至于其它宗派的修法,也不相违背,有许多共同之处。《观无量寿经》修十六观法,而其他宗尤其讲修观。十六观中前十三观叫「定善」,后面三观叫「散善」。唯识是修唯识观,讲的是万法唯心、万法唯识,会归于心,转识成智,这是他的目的。转识成智是什么?就是转凡成圣要成佛嘛。念佛也是要消除烦恼,去除妄念,达到成佛啊,所以不相违背。 三论所讲的是绪法缘起,性空无体,会归于诸法实相、诸法的体性。《往生论》里面有一句话:一句归一法句,一法句归清净句,清净句者,诸法实相。所以说你能够消除妄念,最后归于一念清净,那就是诸法实相 的理体,究竟也是一样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在世间上要做到这四个缘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13>
- 《楞严经》第十四套:?13>(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 《楞严经》第十四套:?13>(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 在世间上要做到这四个缘
- 《楞严经》第十三套:?14>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楞严经》第十五套:?17>十习因、六交报、七趣轮回
- 《楞严经》第十四套:?9>(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 要破执着,必须先破你的分别
- 《楞严经》第十一套: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前二十四圣)?5>
- 《楞严经》第十四套:?9>(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8>
- 历代普贤菩萨感应四则
- 《楞严经》第十三套:?13>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楞严经》第十六套:?54>(五十种阴魔)慧律法师主讲
- 《楞严经》第十二套:?8>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 《楞严经》第十一套: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前二十四圣)?3>
- 《楞严经》第十三套:?12>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楞严经》第六套:同分妄见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