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与作善,功德果报天壤之别
戒法跟善法的持戒差别。这是作善之别论它的性质,要是功德果报讨论它所成就的,它的天壤作用的差别。如《阿含经》当中讲到:受三皈依,持戒守持五戒,作善之别以一个平常的功德果报居士,他发心受三皈依、天壤守持五戒,持戒他将来生天;所得的作善之别天寿、天色、功德果报天的天壤光明,都要超越其它的持戒诸天;具足有大如意定、大威德,作善之别就如同这个瞿婆天子一样。功德果报 她原本在人世间的时候,是一个优婆夷,厌患女身,所以她受持梵行,叫净行的优婆夷。五戒当中的邪淫戒,她不但断邪淫,也断正淫。后来由这样的功德,果报生到忉利天,作忉利天子,他的光明是胜于诸天。 又者,在经论里面这么说:佛弟子要生天,受佛的戒法之后生天,天的寿命尽的时候,辗转在诸天当中受天乐;乃至后生人中,大姓家中生,究竟因为这样的善根因缘,能够成就涅槃。要是说造作平常的善法,不是佛弟子,他修世间的十善业,生天之后,天福享尽,直接就入三恶道,有这样的差别。 我们讲提婆达多,在《大方便佛报恩经》里面讲,提婆达多他虽然造逆堕落了,但是很快就出来了,为什么?源于他最初皈依三宝,有三宝,皈依三宝的功德的救护,虽然堕落,但是那个果报很快就结束,就出来了。这个就谈到最初的皈依、受戒那个心,所以这个地方讲戒,戒法跟善法它的差别。 有的人认为我不用受戒了,我就是这样发好心利益人家,这就是了嘛!为什么要受戒?我们看这个文里面所讲的道理,《业疏》云,这是属于卷十五第三十六页,说:「问:一切善作尽是戒否?」在还没有受戒之前,所有的一切善法的造作,平常所讲的世间的十善业,这完完全全是不是属于戒法所收摄的。 这戒善,是不是?底下回答说:「律仪所摄善作名戒。」要是我们发了一念的好心,受了这个律仪,受律仪而得了戒体之后,你再去造作这个善业。由你前面受戒,发心受戒所摄持,你这一些善业的造作,就叫做戒,是由戒法当中所生起的善法。 譬如说不杀生,这个不杀,是由我们最初的发心,我们在三宝面前,我尽形寿,下至蠢动含灵,上至诸佛菩萨,我都不杀。所以你在遇境逢缘当中,你远离了杀的过失,这个就是戒。不单世间的善法,是戒善。「自于十业」,至于其余的,未受戒前所作的十善业,「但单称善,不名为戒」,但是单独称作是善法,而不属戒法所收摄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
- 达摩祖师《悟性论》:原文+译文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中生
- 好人不好当,人善受人欺
- 盗木材的夫妻
- 过好这一生的10个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 菩提心即大悲心
- 达摩祖师《悟性论》:原文+译文
- 大安法师:水火二河白道喻详解
- 高僧闭关遇圣缘:观音菩萨亲传耳根圆通妙法,悟道竟在一瞬间(下)
- 达摩祖师《悟性论》:原文+译文
-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 施食有很多好处,一般人看不到
- 高僧闭关遇圣缘:观音菩萨亲传耳根圆通妙法,悟道竟在一瞬间(下)
- 谁的人生不迷茫
- 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 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这样还是持名念佛吗
- 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 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灭
- 佛陀教诫比丘们如何捨贪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