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离心要从哪里生起
菩提心先从出离心作基础,出离有三个:第一个,出离思惟生死过患;第二个,出离思惟死殁无常;第三个,出离思惟暇满难得。出离前面两个都是出离在思惟这个苦谛,思维苦谛。出离我们先看第二个。出离 这个思惟死殁无常,出离它所对治的出离是对今生生命的五欲的爱取,今生爱取的出离对治。身世无常,出离幻缘虚假,出离人世间很多的出离快乐都是不安稳的。那么不安稳开出三个条件: 第一个,出离多诸辛劳,不得閑暇。诸欲求时苦,在追求的过程,你付出了辛苦,得到以后,多诸怖畏,不得安稳;失去以后,多诸忧恼,不得自在。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其实今生的快乐不是我们的皈依处,不是皈依处,因为它有这种辛劳、怖畏、忧恼的过失,有这么多的过失。你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你所得到的快乐,这个得不偿失。 第二个,我们思惟未来生命的这种痛苦。就是说,有些人他把今生的修学,所有的希望寄託到来生,这个也有问题了。因为你来生的快乐,它有惑业苦的问题,你福报很大,变成大国王,你的福报会刺激你的烦恼起惑,带动你造业,到了第三生,你就痛苦了。 所以,这个惑业苦在你的福报当中,福报夹带着惑业苦,惑业苦也夹带着福报,互相牵引,到最后,增长你的生死业力。所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那么来生的快乐也是不足以期待的。所以,在佛法的角度,人生无解,人生无解。不管今生来生,无解。人生只有赶快离开三界才有把握有解,你只要说在三界里面找到快乐的答案,其实没有答案。你看古人从五千年找到现在都没有答案,你怎么可能找到答案。 所以,佛陀一句话就说出来了,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这个房子起火了,无解了,无解了,没办法救了。 你看,佛陀他在《智度论》里讲一个譬喻说:他说,有一个人很有钱,他房子盖得很大,结果起火了,起火以后呢?有两个人,一个人啊,一个是愚癡的众生,就拿水去泼那个火,结果,他把这个水泼火的时候,当然不可能救火,他怎么救得了呢?结果他反而被烧死了。 这个有智慧的人,把这个房子放弃了,他把里面的珍宝救出来了,他用这个珍宝又盖了个房子。这个譬喻诸位听得懂吗?对!就是说人生无解。 但是你里面的珍宝,你内心的世界,你如果善于运用,我们这样讲好了,人生你只要向外攀缘就无解了,向外攀缘,三界火宅;向内心中去找,功德庄严,就有解了。所以人生有没有解,答案是不一定了。 你选择向外攀缘,追求快乐的感受,你的人生目标只要设定在我要享受人生,你就完了,真的你就完了,你今生的痛苦就很难避免了,因为你向外攀缘了。如果你说,我要把人生拿来历练,向内,有解,人生有解。 所以就是说,你只要向外攀缘,那就是三界火宅。三界火宅就是说,这个房子已经没有救了,这个破坏太厉害了,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所以,通过这两个观察,从这个死殁无常跟生死过患当中,我们产生了出离心。 其实出离心这两个是够了,第三个是干什么呢?第三个是一种自我激励,思惟暇满难得。暇满有哪两个暇满呢? 第一个,人道的暇满。就是说,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当中流转,大部份的时间都在三恶道待过,我们都没有时间来做一个生命的改变,就一天过一天的过着。现在得到了人身,我们有人道的智慧,是改变的时候到了,这第一个。 第二个,佛乘难闻。那么,你有这个心态,你要有方法了。修学不是意气用事就可以成办,你有这个想法,你还得有方法。佛乘难遇,你遇到了大乘佛法的住世,你遇到了净土法门的住世,就更为殊胜。 第三个,暇满难得。这个暇满就是人身没有障碍。这个障碍在佛法说两个障碍:第一个,外在的色身障碍,你没有重大的病痛,比方说,盲聋瘖哑。修行人你的六根里面,耳根很重要,你眼睛看不到东西比较没关系,因为佛法很多的传递都靠音声,你耳根听不到,那产生障碍了,因为佛法的宣说都靠音声。 在蕅益大师说两个根很重要:第一个眼根,第二个耳根。你说我舌头都尝不到东西,没关系,这个可以修行不影响。但是眼根,尤其是耳根更为重要。因为你跟善知识之间的学习,你要听佛号的声音,完全靠耳根。 所以你没有这种八难,第一个色身没有太大的障碍,第二个内心当中没有起邪见,起烦恼没关系,不能起邪见,你没有遇到外道的误导产生颠倒的知见,那么你就是暇满,没有内外的障碍。 所以,我们无量劫的生命当中经过这么多的流转,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就是说,你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从这个地方跳出去的机会到了。假设我们没有把握,那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为什么会有大海平地呢
- 人间皆苦,唯有自渡
- 佛曰:人生如处荆棘丛中
- 人这一辈子,活的就是一种能量。
- 新年的七道红烧素食菜谱
- 佛成道日虚云老和尚上堂法语
- 佛源老和尚:已证道果的人脚不着地,如释迦佛走路脚离地三寸,因此不伤虫类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想一二
- 《地藏经》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
- 佛说,清静即是福报。
- 什么是忏、悔?忏悔究竟有什么功德?(下篇)
- 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 彻底斩断娑婆想和发愿来生矛盾吗
- 佛源老和尚开示“云门三句”,杀疯了!
- 二月二龙抬头,这样做,一年鸿运好兆头!!
- 佛源老和尚:已证道果的人脚不着地,如释迦佛走路脚离地三寸,因此不伤虫类
- 学佛人要透过这关,不需要去求
- 为何说∶法布施珍贵?
- 修行, 取决于人的心态。
- 人是相互的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