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派传承

《大手印》浅析讲记(四十七)悟后真修须常观察损之又损

《大手印》浅析讲记

1、大手《大手印》浅析讲记,印浅四十七,析讲修须悟后真修须常观察损之又损。记悟五蕴窟宅示出本无‘心”具有“认知”“明了”的常观察损能力。《大手印祈愿文》云:“心性”是大手“非有的”,因为,印浅甚至连诸佛,析讲修须都没有看见“心性”。记悟“心性”是常观察损“非无的”,因为,大手“心性”是印浅轮回涅槃的基。

《大手印》浅析讲记(四十七)悟后真修须常观察损之又损

2、析讲修须这并不是记悟“相互抵触”,而是常观察损“双运的中道”。愿我能了悟“离于二边的心性”。“非有”跟“非无”,看起来相互矛盾,相互抵触,事实不是这样,“非有”跟“非无”是“无别的双运”,这就是“中道”。所有其他的观点,不是坚称“无”,就是坚称“有”,总是持有“二边之中的其中一边”。

3、但是,真实的见地(心性的如实面貌),表达一种“有跟无的双运”。不能说“心性是有”,因为我们到处找也找不着。

4、也不能说“心性是无”,因为“心性”是“所有被认知被体验的一切法”的基础。这个“双运”,如同“水跟湿润”“火跟暖热”的双运。使心处于本然状态,称之为“本在”。产生念头,称之为“动态”。

5、认识到“存在”和“变化”的心,称之为"觉知心”。这三者被称为本在,动态和觉知。心的这个“本来状态”,既不需要我们“去保持它”,也不需要其他人“去维系它”。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