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丨恭迎弥勒菩萨圣诞,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1、弥勒民安大年初一丨恭迎弥勒菩萨圣诞,菩萨愿新的圣诞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愿新雨顺下方卡片关注「正法清流」公众号加★星标★。风调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大年的年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初丨 2、恭迎国泰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弥勒民安正月初一,菩萨弥勒菩萨圣诞农历正月初一,圣诞即中华民族的愿新雨顺传统佳节春节。 3、这一天是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喜庆节日,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这一天不但是新春佳节,而且是佛教的重大节日——弥勒菩萨圣诞。汉地各寺院一般以每年正月初一为弥勒菩萨诞日。之所以有此惯例,是因为相传布袋和尚的诞日是正月初一,而布袋和尚则传为弥勒化身。 4、布袋和尚,原名“契此”,又号“长汀子”,传见《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在中国的百姓家中,弥勒菩萨与观音菩萨是人们喜闻乐见、虔诚信仰的佛菩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因为,在佛教大菩萨之中,弥勒菩萨代表大慈——给予人们以欢乐;观音菩萨象征大悲——可以救苦救难。所以,弥勒还有一个名称:慈氏菩萨。 5、弥勒菩萨是未来佛弥勒菩萨是大乘菩萨之典型代表,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的贤劫第五尊佛,曾经七佛受记,为释迦牟尼佛的辅佐,现正在兜率内院说法,将在距今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下生人间成佛,正式成为娑婆世界的教主,故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因此,他被称为“一生补处”。换言之,他是娑婆世界成正等正觉的补处菩萨。 1、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便是释迦牟尼的法统继承人。弥勒是姓,译曰慈氏,因修慈心三昧而得;名阿逸多,指弥勒菩萨以大慈度众生,无人能超胜于他。《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曰:“时诵经仙人者,今此众中婆罗门子弥勒菩萨摩诃萨是。我涅盘后五十六亿万岁当穰佉转轮圣王国土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树下得成佛道《菩萨处胎经》曰:“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下成无上等正觉。 2、”弥勒佛是贤劫第五尊佛,弥勒菩萨正于兜率天内院为诸天演说佛法。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层天,那里的一天是我们地球上的400年,其一年为十二个月,一月有三十天,兜率天人的寿命是四千岁。自今经五十六亿七千六百万年第十之减劫,弥勒菩萨由兜率天内院下生人间。继绍释迦佛。 3、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以三会之说法,度化广大有缘众生。 4、应化为布袋和尚据《宋高僧传》卷二十一记载,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契此长大成人后,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5、相传他的圆寂很是奇特,他在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三月三日,示寂于奉化岳林寺东庑下石凳上,留有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直到他圆寂前说出这一偈,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挺着大肚子游走街头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大年初一丨恭迎弥勒菩萨圣诞,大年的年愿新的初丨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恭迎国泰
大年初一丨恭迎弥勒菩萨圣诞,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念佛就是无与伦比极为深妙的禅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一)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五)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
- 她一念阿弥陀佛,鬼就不敢靠近她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三)【讲义】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
- 终日在妄之性灵,即终日恆真之性灵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三)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 随机阅读
-
-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樑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四)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三)【讲义】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一十七)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
- 五戒都修不好,凭什么得出世间的圣果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八十四)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我今观此觉性自然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一)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零一)“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 欢喜心扫塔礼塔之殊胜功德
- 共读楞严开示3——科判与序文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八十七)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汝今因见,见性现前,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
- 「鬼子母」的由来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三)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六)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此入城行乞之仪。经谓经历、经过,彼指室罗筏城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六十三)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曜;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
- 《金刚经》的法与非法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