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普贤,指归念佛
【原文】 按高僧传三集,指归念佛法照大师传云。文殊普贤大师于大历二年,文殊普贤栖止衡州云峰寺,指归念佛屡于粥钵中,文殊普贤现圣境,文殊普贤不知是指归念佛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文殊普贤言必是文殊普贤五台。后遂往谒。指归念佛大历五年,文殊普贤到五台县,文殊普贤遥见白光,指归念佛循光往寻,文殊普贤至大圣竹林寺。文殊普贤师入寺,至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据师子座,说深妙法。师礼二圣,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师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师顶,为授记莂,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师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 《致广慧和尚书》 【译文】 据《高僧传》第三集《法照大师传》中的记载: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在唐朝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时,住锡于湖南衡州的云峰寺。大师屡次在盛粥的钵中,看到有圣境显现,却不知道清粥中出现的是哪座名山。有曾经去过五台山的道友,告诉他那一定是五台山。后来大师便前往五台山拜谒。 大历五年时,大师来到山西五台县,远远看见前方有白色的光芒。他循着光芒前去寻找,来到大圣竹林寺。大师进入寺院,走到讲堂,竟看到文殊菩萨在讲堂西面,普贤菩萨在东面,正坐在法座上讲说深妙的佛法。 大师连忙上前顶礼两位大圣菩萨,恭敬祈问:「末法时代的凡夫,距离佛陀时代已非常久远,能向众生弘传正信佛法的善知识也达不到从前的素质了,凡夫的业力障碍、烦恼污垢更加的深重,真如佛性没有办法开显出来。而佛法的经典浩瀚如海,不知道应该修行哪个法门才最为合宜、最为切要?只祈愿大圣菩萨慈悲指点,为我断除疑惑迷惘的缠覆。」 文殊菩萨回答说:「你现在念佛,正是最适宜这个时代修行的法门。诸种修行法门,没有能够超过念佛、供养三宝的福慧双修之法。这两个法门(念佛和供养三宝)是最为重要的修行途径。为什么呢?我在过去生中,因为观想佛陀、忆念佛陀、供养佛陀的缘故,现在证得了一切种智。所以说念佛法门,是所有法门之王。你应当经常忆念此无上法王,不要间断。」 大师又问:「那么应该怎样念佛呢?」 文殊菩萨说:「在这个世界的西方,有一尊阿弥陀佛。这尊佛的愿力不可思议。你应当持续地忆念他的名号,不要间断。在你此生命终之后,决定能够往生到他的净土,永远不会再退转,快速地成就佛果。」 说完这些话,两位大圣菩萨此时各自伸出他们的金色妙手,为法照大师摩顶授记:「你因为忆佛念佛的缘故,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佛果。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想要快速地成就佛果,没有比念佛更为便捷易行的法门了。只要信愿持名,就能够迅速成就无上菩提。」 说完此语,两位大圣菩萨当时又互相对诵了偈颂。法照大师听闻到这样的决定成就的安乐法门之后,非常地欢喜激动,内心怀疑和迷惘的缠覆障碍全都消除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嗔恨心重,控制不住该怎么办
- 为何说∶法布施珍贵?
- 佛源老和尚开示“云门三句”,杀疯了!
- 体光老和尚:总忍不住想评论评论别人的对与不对,这样子用什么功也用不上
-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 佛门高僧教你怎么吃饭,这样做才能真正得福报!
- 今天遇到了一个“算命”高手!
- 举隐山禅师“泥牛入海”之公案
-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 五戒如何舍戒
- 世上你我皆过客,何必计较那么多!
-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
-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 六祖《修行颂》:原文+译文
- 修行的三个秘诀
- 二月十五| 恭迎释迦牟尼佛涅槃日,祈愿佛日增辉,众生功德圆满!
- 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
- 人生意义真的需要寻找吗?90%的人都误解了这一点!
- 人,终将走向自己的热爱
- 人这辈子一定要找到内在的力量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