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济子的母鹄
佛言:在久远的身济过去,有一位菩萨,身济身为鹄鸟,身济生有三只幼鹄。身济当时,身济国内正遭逢严重的身济旱灾,母鹄找不到食物餵食,身济于是身济撕裂自己腋下的肉来餵养这三只幼鹄,以济其命。身济 闻到肉的身济气味,幼鸟们心中怀疑着:「这肉的身济气味,和母亲身上的身济气味相似,难道是身济母亲用自己身上的肉来餵食我们?」三只幼鹄不禁感到悲伤,说道:「宁愿饿死,身济也决不可损伤母亲的身济身体。」于是闭嘴不吃。母鹄见幼鹄们坚决不吃,就继续去寻找食物。天神见此景,赞歎说道:「母亲的慈惠难以言喻,孩子们的孝顺也甚为稀有难得。」于是,天神们都来护祐,协助找到食物,成就母子的心愿。 佛告诉比丘们:「那慈爱的母鹄,是我的前身;孝顺的三幼鹄,就是现在的舍利弗、目犍连和阿难。菩萨慈惠救济众生,极致的布施就是如此。」 典故摘自:《六度集经·卷第三·布施度无极经(一九)》 省思: 释迦牟尼佛成就佛道前,曾生为鹄鸟,具大慈惠,以身济子。佛慈悲示现,诸佛于成佛前,行菩萨道,慈愍、救护众生,头目脑髓悉皆能捨,恆沙劫又恆沙劫;成佛后,以法滋养,救护众生之法身慧命。佛恩深重,为佛弟子当奉行佛之教诲,如法修行,饶益有情,以报深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四句,正明上之三学,不唯自度,实欲普度众生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四十五)【讲义】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惟一晴虚,迥无所有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四)【讲义】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 佛法四种层次的「信」
- 共读楞严开示(十一)显见离见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二)【讲义】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一)【讲义】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
- 上则尽形寿念佛,下则临终十念,都能往生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一十六)所问相云何?及所问非我,云何为胎藏,及种种异身?
- 随机阅读
-
- 过年宴请宾客如何才最吉祥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二十七)缘句非缘句。因句非因句。烦恼句非烦恼句。爱句非爱句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九)【讲义】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讲义】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
- 天人果报的缺点和优点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八十七)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一十五)云何无众生,而说有吾我?云何世俗说?唯愿广分别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一十三)云何现已灭?云何净诸觉?云何诸觉转?及转诸所作?
- 一发心诵经口就臭,是诵还是不诵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五十九)【注释】大慧,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识因。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七)阿难自云:“顿悟禅那,修进圣位。”文只半卷,即题中诸菩萨万行是也。此是自他两利,上求下化之行
- 共读楞严开示(五十)众乃四人以上之称,所以一比丘不名僧,二三比丘,亦不名僧,四比丘同住,方作一切如法僧事
-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一十三)云何现已灭?云何净诸觉?云何诸觉转?及转诸所作?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四)常住真心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零二)【讲义】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者:性觉则性本二觉,本具妙明明妙,并不假明而明之
- 吾见散乱艳喜,愚癡特迦大事已办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四十七)【注释】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一十四)云何断诸想?云何三昧起?破三有者谁?何处为何身?
- 共读楞严开示(四十五)佛有三身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