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行实践

念佛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

原文

念佛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

窃谓座下此心,念佛实属不可思议。可躁然于关中用功,妄心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先求心果得一,感通自有不可思议感通。念佛于未一之前,可躁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妄心一心之后,先求定有感通。感通感通则心更精一。念佛所谓明镜当台,可躁遇形斯映,妄心纭纭自彼,先求与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况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魔事,破坏净心。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敢为座下陈之。

《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自忖座下(指弘一律师)发此闭关精进修行之心,实属不可思议。然而在关房中用功,应当以专精不二为主。果能念佛到一心不乱,自然有不可思议的感通。在没有得到一心之前,千万不可用浮躁妄动之心先求感通。得到一心之后,必定会有感通。

感通后心就更为专精纯一。如同明镜安放在台座上,遇到身形来便映现,身形离开镜子就空无形像。纷纭杂沓的景象来自外面的景物,与我(主人翁)有何关涉?没有得到一心而急切追求感通,这求感通的心便是修道的第一大障碍。况且以浮躁妄动之心格外企望境界,或许会引起着魔之事,破坏清净心。

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六根收摄专注佛号,净念相继不断,能得定慧等持之三摩地,如是念佛方法最为第一」的开示,敢为座下陈述之。

弘一律师致函印光大师请教闭关念佛的法要,以冀亲证念佛三昧,印光大师回函所作的上述答辞,实乃关中用功最妙开示。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