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问答

舍利弗成佛国土的大菩萨有哪些功德相貌

彼诸菩萨无量无边,舍利萨不可思议,弗成佛国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大菩非佛智力,功德无能知者。相貌若欲行时,舍利萨宝华承足。弗成佛国此诸菩萨非初发意,大菩皆久植德本。功德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相貌净修梵行,舍利萨恆为诸佛之所称叹。弗成佛国常修佛慧,大菩具大神通,功德善知一切诸法之门,相貌质直无伪,志念坚固。如是菩萨,充满其国。

舍利弗成佛国土的大菩萨有哪些功德相貌

我们解释一下这个离垢世界的菩萨的相貌。古德用十种功德来解释以下的菩萨的情况:

第一种功德,叫做「众圣难量德」。就是数目很难很难去思量,太多了。说「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是一般的算数或譬喻所能够去算清楚的,除非以佛陀的这种中道大圆镜智的智慧,其他九界众生是不能了解的。我们看得出来,舍利弗尊者因地的时候他花的时间长,用共愿共行来招感众生的时间也花得特别长,跟众生结的缘特别广,所以往生到离垢世界的众生的数目很多。众圣难量德。

看第二个,「若欲行时,宝华承足」。这个地方是说明「身心清净德」。这个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对于戒行,尤其是微细戒,特别的严格,所以他招感果地的时候,他成就以后,他一抬足,地上自然出现大宝莲花来接他的双足。这个是讲到他的清净的功德。

第三个,「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植德本」。这个讲到他的智慧,叫做「妙因宿植德」。这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对于大乘的中道实智的智慧坚固成就。一切功德的根本就是智慧,所以,你要没有智慧,你那些福报就意义不大了。因为你没有智慧,你那个福报就是有漏,就不能构成波罗蜜,不能到彼岸了。一个菩萨能够叫做「久植德本」,那起码是初地以上,大乘见道位以上。

第四个,「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这个地方指的是「良缘殊胜德」。一个菩萨要进步,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亲近的佛陀要多,因为所有的十法界里面佛陀是最殊胜的善知识,他有广大的方便力。在经典上说,你只要见过佛陀,佛陀不会让你空过的。他不会只是让你空空地供养,他一定会对你做出有帮助的东西出来,不可能让你空过。这些菩萨他有什么殊胜的因缘呢?经常亲近佛陀。当然我们娑婆世界的问题就是,我们很难见佛,我们只能见到佛像,相对就比较吃亏了。这些菩萨因地的时候,却能够「于无量百千亿佛所,净修梵行」。

第五个,「恆为诸佛之所称叹」。这个叫做「名称普闻德」。他的福德智慧具足,而且他也经常得到诸佛的称叹。

第六个,「常修佛慧」。这个地方指的是「欣求智慧德」。这个菩萨对于中道的智慧,不管是实智,不管是权智,他对这个智慧特别的好乐,好乐智慧。

第七个,「具大神通」。这个是「慈悲化度德」。菩萨要度化众生,有两个方法:第一个,神通;第二个,说法。神通当然就是跟禅定有关系,他能够深入正定,行众三昧,他有这个神通才能够观机逗教。所以叫做「慈悲化度德」。

第八个,「善知一切诸法之门」。神通跟说法这两个跟度化都是利他的,他有所谓的「善巧方便德」,对一切方便的五乘法门怎么样使令一个众生安乐,怎么样使令众生解脱,他完全是通达的。

第九个,「质直无伪」。就是内心纯正,没有虚伪之相。他这没有虚伪之相不是不打妄语,没那么简单。他那个没有虚伪,就是他的心很少打妄想。他的心就是蕅益大师说的正念真如、纯正无妄。纯正无妄就是,他的心经常观察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一切法是唯心所变现的,所以他内心是正直的。我们一般人打妄想,这时候心就弯曲了。

第十个,「志念坚固」。就是菩萨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时候,他内心不生疲厌。这个不生疲厌在所有功德里面最重要也最困难,这个叫做「具足普贤德」。就是他在菩萨行愿能够「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普贤德要圆满,一定要八地菩萨,无功用行。我们凡夫在行菩萨道,不管是学习佛法,不管是教化众生,只要你心中有所作意,你就会疲惫,你就要休息。只有八地菩萨他不需要休息,他就是「无功用行我恆摧」,没有有所得的作意。

「如是菩萨,充满其国」。就很多很多的大菩萨,这十种功德的菩萨来充满其国。

诸位!我们往生到净土去,我们一般的凡夫是最低阶的,叫做凡圣同居土。就是带业往生,我们在凡圣同居土。当然我们这个凡圣同居土的特点,它没有三恶道。你只要在这个净土待着,就算你有那个罪业,但没有那个因缘触动,就不会到三恶道去。稍微高一点,就是声闻人往生的方便有余土。第三个就是指标了,就是实报庄严土了,这个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社会上的精英分子。这些大菩萨是干什么呢?帮助佛陀来弘扬佛法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华光如来他有这些十种功德的菩萨充满其国,领导这些十种功德菩萨来从事三乘的教化,就所谓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