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心无归根结底是厌足因为贪图慾望,正如一位大德所言:「众生欲除苦,多求奈何苦更增;愚人虽求乐,增长罪恶毁乐如灭仇。心无」众生误认为满足了慾望就会得到快乐,厌足其实慾望才是多求一切痛苦的根源。 叔本华说过:「人生最大的增长罪恶痛苦,就是心无慾望没有得到满足和慾望得到了满足。」为什么无论慾望的厌足满足与不满足,都会使人痛苦呢?得不到慾望的多求满足,就是增长罪恶佛经中所讲的八苦之——「求不得苦」,但满足了慾望,心无人生又会生起更大的厌足慾望,《八大人觉经》又云:「心无厌足,多求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位富翁的隔壁,住着一户穷人,每天隔着院子都传来穷人夫妇的欢声笑语,富翁的妻子听到后很羡慕穷人一家的幸福生活,对妻子说:「我有办法让他们不开心!」说完就从家里拿了一袋钱扔进穷人的院子里。 果然,从此以后穷人家里再也没有欢声笑语了,夫妇俩每天提心吊胆,失主找上门怎么办?藏钱的地方被人家发现怎么办?家里的亲戚朋友知道了,来借钱怎么办?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前觉得没钱不快乐,其实有钱也不一定快乐。 那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八大人觉经》云:「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佛遗教经》亦云: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慾则无此患。」何为「少欲"?与「少欲」相对的即是「贪慾」,对治贪慾最有效的方法,即是通过布施让自己放下对慾望的执着。少欲并不摒除对物质的拥有,而是指精神。上的昇华,让自己从内心放下对物质执着的念头,表相上得失随顺因缘,内心则无丝毫增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