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到净土还有没有第八识
问:师父慈悲!往生末学有两个问题要问师父。到净第一个,土还往生到净土,有没有第西方极乐世界还有没有第八识?第二个问题,往生一个人精神有问题,到净他吃肉,土还那这个有没有业力? 净界法师答:精神错乱的有没有第话,他所造的往生业都无记了,如果真的到净错乱的话。但是土还它错乱有一个标準,就是有没有第他看到火还会用手去抓它,这叫错乱。往生如果他还有判断能力,到净就不叫精神错乱,土还就还有造业能力。这先回答第二个问题。 第一个,到了净土还有没有第八识?我们来看第八识的转变:「不动地前才捨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也就是说,你到了净土最大的改变,是第六意识改变。因为你接触到一个很好的环境,第六意识受到很好地熏习,念佛念法念僧。但是你第八识的在不在,跟外在环境没有关系。只要你还是凡夫,如果你带业往生去的,你没还有入八地之前,你第八识就在。 但是因为你没有起惑造业的环境,因为极乐世界是弥陀的本愿摄受,是一个法身变现的国土,「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他不是业报身。你娑婆世界处处是业力,处处是地雷,你根本动它不得。娑婆世界的人事因缘,你攀缘看看,一定触动业力的;但是极乐世界的每一个人事,全部是弥陀的功德庄严。 所以他第八识虽然在,但是关键是他第七意识不太活动,在调伏状态,因为他的法力太强。所以第六意识它经常念佛念法念僧,它不断地进步,但是他第八识肯定在。因为他第八识的转依,不动地是八地,不动地破坏了阿赖耶识,「金刚道后异熟空」。到了成佛把所有的有漏因果全部破坏了。所以佛陀没有因果这件事情,佛陀是乘愿而来。 所以你第八识在不在,跟你去哪里没有关系。你去了娑婆还是去了净土,最大的关系就是第六意识不一样,因为第六意识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第八跟第七根本不向外攀缘,去哪都一样。但是第六意识一变,就直接影响第七意识。第七意识是无明主,它也影响到第八识。第七意识只要它不活动,它就不可能引导第八识来三界得果报。这都有关系的。所以你到了净土最大的改变,就是第六意识改变了,它不再起恶念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三)【义贯】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四)【义贯】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六)【义贯】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
-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 共读楞严开示(九十五)“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六)【讲义】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二十九)【义贯】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
- 养猫捕鼠,能滋生无量恶业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二十二)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 随机阅读
-
-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八十一)【讲义】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二十一)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至于暗时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二)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
-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九十四)【讲义】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四)【讲义】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九十三)【讲义】见思惑(2)
- 这个苦谛很重要,你一定要从痛苦中觉悟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九十)【义贯】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八十一)【讲义】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讲义】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一)【义贯】云何名为同分妄见?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二)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义贯】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 当你最痛苦、障碍最深时,你就修这个观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七)【义贯】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九)【讲义】卯四会十八界即藏性(分二)辰初总征 二别释今初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六)【讲义】[午二就喻详辨]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