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犯威仪,小小戒都要护持
不犯威仪,不犯威仪这种持戒的戒都意识,不仅对那些重戒要去受持,护持威仪就是不犯威仪那些小戒、小小戒、戒都微细戒,护持也不去犯。不犯威仪受持那些微细戒都好像受持重戒那样的戒都,杀盗淫妄的护持重戒一样的去受持。为什么?因为一个人的不犯威仪道力,持戒是戒都非常重要的。 佛陀在世的护持时候,有一条毒龙在那里喷着毒气,不犯威仪很多阿罗汉去驱赶这个毒龙,戒都驱赶不走。护持结果有一个比丘过去跟它弹一下手指,叫它:你离开吧。这条毒龙就听话地走了。那些其他的人就说,我们用种种神通都驱赶不了,你怎么就弹一个手指、说一句话它就走了? 这个比丘说,我就是无量劫以来,我受持戒律,就是小小戒都像受持重戒一样地受持。就是他多生多劫持戒的那种力量,就能够使这个毒龙离开。 所以我们说小小戒,草系比丘,那个贼抢了比丘的东西,本来他想杀人灭口,结果贼里面有一个说,不要杀他,比丘法里面你只要用那个草把他绑住,他就不敢动弹,因为戒法不能伤害生草。果然那个贼就用草把他绑住,把他的衣服都脱掉了放在路旁边。 这几个比丘为了守戒,动都不敢动,结果还是波斯匿王出外打猎,发现了一批这是些什么人?再一看一问,原来是比丘,为了守戒连绑他的草,生草,都不敢折断。这就是一种很强的持戒意识。 慈悲心,为了保护一只动物,说有个比丘托钵的时候,正好托到了一个珍珠商人的门口,这商人正在穿一串珍珠,一看比丘来了,赶紧放下来,就去到里面取食品。取食品时,这个珠子就滚下来,一只鹅看到一只珠子下来了,以为是吃的东西,这个鹅就把这个珍珠,给吞下去了。 这个商人出来一见,咦?少了个珠子,这个珠子很值钱的,珍宝啊!但一看这里没有其他人,就是这个比丘在这里,所以就说,肯定是你拿的了! 这个比丘这时候就面临二难选择:如果把真话说出来的话,肯定这只鹅就没命了。所以这个比丘就默然,默然就等于承认了。这个商人拿着棍子就打这个比丘,说:你竟然这么坏,我给你拿食品,你还趁我不在把我的东西都偷走了,叫他交出来。这比丘也交不出来,就狠打,他也不说,打得头破血流。 血流到了地面上,正好这只鹅看到有血,它就过来喝那个血。这时商人正好是愤怒啊,顺手就把这鹅打一棍子,就把这个鹅打死了。这时候这个比丘才发话了,说你不要再打我了,我跟你讲实话吧,现在你已经打死鹅了,没办法了,那个珠子就被鹅吞吃下去了。这个商人果然把鹅腹一剖,那个珍珠在里面,所以赶紧向这个比丘赔礼道歉。 你看这些就是持戒意识到了不犯威仪,小小戒都护持,重戒更是不敢有丝毫的侵犯。这叫戒若冰霜啊!那以这样的持戒的功德往生,那绝对力量很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