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很快一天就过去了
这个打警策是日月如梭考验你,警告你要好好地用功:今天又过了,快天过去你们要警惕、日月如梭要抓紧了。快天过去 这个规矩是日月如梭怎么来的呢?那个时候高旻寺天慧彻祖首座,他是快天过去雍正皇帝逼他开悟的。雍正皇帝对国师玉林通琇非常敬重,日月如梭想给他找个徒弟接他的快天过去法,大家就推荐了高旻寺的日月如梭天慧彻祖首座。雍正召见他,快天过去问他知不知道玉琳国师的日月如梭宗旨,他说:「我有癞痢头。快天过去」雍正说:「我把你这个癞痢头杀掉吧。日月如梭」他紧张得要命,快天过去不知怎么办才好。日月如梭 皇帝说:「宫里有禅堂,限你七天开悟,不开悟就杀头。」他在禅堂里拚命用功,皇帝呢,就派人拿把尚方宝剑监督到他来,每天给他打两个香板,警告他:「你今天开悟没有啊?没有开悟就该死了哦,到七天就要杀头啊。」限他七天内取证。到了第七天,他果然开悟了。打七叫做「剋期取证」,就是这么来的,禅堂打香板也是这么来的。 梁武帝那个时候,有个犯人这边在唱戏,唱得挺好玩的,挺开心。狱官打一碗水给另一个犯人捧着,叫他从戏台走过去,如果这碗水不泼一滴出来,那就免他的死罪,不然就杀他的头。他为了要命,捧着那碗水就留心得很,始终注意那碗水不要跑出来,终于走过了那个戏台。 他们后来问他:「那个台上的戏唱那么好听,你那个时候心里有没有注意呢?有没有去看戏呢?」他说:「我只想着要命,哪里有心去看戏啊!」我们了生死也是一样的,阎王要命的时候看你怕不怕?金碧峰即是个好例子,这个你们听得多了。金碧峰那么大的本事,他因为有罣碍,就给小鬼逮到了。他罣碍个什么呢?他罣碍他那个紫金钵。他那紫金钵谁也不能动,谁动他就发无明火。最后阎王叫他去还债,他使巧智回来把那紫金钵打掉、把那个罣碍打掉了,阎王爷就再也找不到他了。 我们在这里打七打七,你心里别一天到晚挂念着去玩,你要迴光返照,要了生脱死嘛。你一天到晚在那里打妄想,想去玩,想听好的、用好的、吃好的,就被这个妄想牵着走。我们这个色壳子是业报之身,你以为我们这个身子有什么了不起?四大而成的。「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这个是毘舍浮佛讲的。我们一天到晚不要打妄想,自己好好地用功,把那个生死了掉。了掉生死了,你去打觔斗也好。 那个时候,邓隐峰禅师死的时候是脚朝天、手撑地、头点地,这么死的。他死的时候还问人家:「我听到人家讲,一般死的时候都是躺着死,有的坐着死,有的站着死,还没有倒立着死的,我就倒立着死。」庞居士的儿子是站在那里死的,他要死的时候正在锄地,他用锄头撑着下巴,站在那里就死掉了。 南岳的顾干和尚,不晓得犯了什么罪,充军到郴州搞劳动。他也有那个本事,站在那里,用扁担撑着下巴就死掉了。他死的时候还讲了几句话:「今天六月六,顾干何处去?不是升天堂,就是下地狱。」 紫柏尊者跟憨山祖师是同参道友,他为了救憨山祖师,遭人诬陷,说他妖言惑众,把他关了起来。他那天知道朝廷要杀他,他坐在牢里就走掉了。这就是坐脱立亡,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呢?能够坐脱立亡吗? 我们出家的,不管你念佛的也好,持咒的也好,看经的也好,参话头的也好,参话头还不是参「念佛是谁」?你念佛的呢,你一面念一面听,念的是哪一个?你把这个主人公找出来啊,能够找得出这个主人公,那就好了。 常住的事情不要你们管,家里有人安排,只要你们好好地用功,好好地参话头,所以你们不要去玩啊。日月如梭,一天从早上起来到晚上,很快就一天了。你这个参话头很难得熟的,一阵间妄想又出来了。妄想是心里出来的,也是心的影子, 所以你们要会参。念佛是谁?参话头的是谁?吃饭的是谁?走路的是谁?站在那里的是谁?这个「谁」就是疑情,要你参啊。参话头就像找东西,到处去找,找着找着,哦,找到了,找到了,在这里!你参话头就是找那个心,找不找得到是另一回事,但是你必须一直找,不找到誓不甘休。你找一下休息一下,或者心里犹犹豫豫,担心找不到,那不行。那些负责人好辛苦的,要管这里要管那里。你们一心一意参话头,不要你们做别的,我觉得还是提起话头参好。提起话头——参!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盗木材的夫妻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五)【讲义】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八)【讲义】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二十三)【讲义】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 随顺佛的教敕、随顺佛的心,随顺佛的愿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九十四)【讲义】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一十七)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八)【讲义】丑二会通四科即性常住(分二) 寅初总标即妄即真 二别明即妄即真
-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三)【讲义】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 随机阅读
-
- 不必为了追求不倒单而不倒单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七)【讲义】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一十一)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二十八)【义贯】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六)【讲义】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 共读楞严开示(九十三)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三)【讲义】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三)【义贯】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二)【讲义】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二十九)【义贯】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
- 求地藏菩萨满愿快,是什么原因呢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四)【义贯】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九十四)【讲义】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四)【讲义】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黎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 念《地藏经》想要去做坏事,这是不保护你的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义贯】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毘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三)【讲义】已三想阴(分三)午初举喻合法二就喻详辨 三结妄归真今初
- 共读楞严开示(九十二)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