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九)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1、共读恭敬共读楞严开示,楞严一百七十九,开示是文殊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师利顶礼佛足,法王佛足佛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众大众中座起楞严经讲义是顶礼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合掌,这两部开示是而白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共读恭敬 2、楞严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开示有修之仁者,文殊各位高僧大德,师利开悟见性的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 3、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经文:【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 4、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而今不知是义所归。 5、非是畴昔,善根轻尠,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于其中间,无是、非是注释:【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二种]。 1、[精见],即见精,亦即第八识之见分。[色空],所见之相分。在《楞严经》的思想里面,虚空也列为色法的一种,因为它是从色法比较出来的一个同相。色法有种种的差异之相,而虚空它是同一相,由于它是从色法衬托出来的相同相,所以,在《楞严经》,虚空也是列为色法的一种,是由色法推论出来的,所以,色、空就是所见的相分。 2、这个相分不一定要有物象,只要是意识心所缘的,统统列为相分,也就是能所不断,能缘心、所缘的境,而这个[境]不一定是色法,有时候这个[境]是心法,这个是一定要弄清楚的。[是、非是义],即是义与非是义。是义,即无非见之义。非是义,即无是见之义。 3、【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此现前所缘的色空等万象。色就是差别相;空就是虚空,就是相同的相。不是种种的差别假相,要不然就是虚空的相同相,这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应无所瞩】:就是应该看不到。 4、【畴昔】:往昔。【善根轻尠】:[尠,ǎ,],同鲜,就是少之义。善根轻薄鲜少。 5、【于其中间无是、非是】:令大众于这些道理中,都能解了,而不再有[无是见]、[无非见]的迷惑。无是见就是指不出见性;无非见就是到处都是见性。所以,禅宗有一句话,要好好的体悟,说:当处发生,当处寂灭,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哪里发生,就在哪里寂灭,也就是修行不管任何的时空,你都了解佛法是寂灭法、是无诤法;世间法它是斗争,而且是强烈的斗争。共读楞严开示
一百七十九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
- 秋雨随想
- 绍云老和尚:要多看《楞严经》,修行的一步步,佛在里面讲得很清楚
- 绍云老和尚:云居山竺慎师身上发生的一个事情
- 閑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 禅修:让我们开启心灵净化之旅
- 绍云老和尚:我们这个心性,一停止念佛拜佛诵经,财色五欲妄想就来了
- 苦而不言,喜而不语
-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 让生活像花儿一样
- 素食很强大,可惜很多人并不了解素食!
- 禅宗南岳怀让禅师心法精要及其实修指导
- 把三界的苦「观」出来
- 离谱!一个盖洛普优势教练,竟然说感受不到优势的作用?
- 禅语说:过去事,莫思量
- 绍云老和尚:一个道场,大家能够安心下来好好用功办道啊,不是件容易事!
- 愿罪业悉消灭
- 禅宗单刀直入 直下见性
- 跟阿弥陀佛志同道合,才能去得了
- 绍云老和尚:要有这种心理,你才能学到东西、增长福慧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