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五十五)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此下十二句,叹实德迥异二乘,显然菩萨作略;此四句叹自利之德体
1、共读共读楞严开示,楞严略五十五,开示佛子住持,佛住善超诸有此下十二句,持善超诸此下乘显叹实德迥异二乘,有能于国显然菩萨作略;此四句叹自利之德体。土成体楞严经讲义是威仪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句叹迥异句叹,这两部开示是实德萨作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然菩欢迎各位有学之士,自利之德有修之仁者,共读各位高僧大德,楞严略开悟见性的开示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 3、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 4、【佛子住持,善超诸有此下十二句,叹实德迥异二乘,】实德,意思就是说:这些大阿罗汉不是小人物,是有非常高的德行,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二乘人,只求自己解脱。所以,【显然菩萨作略;此四句叹自利之德体。 5、】「作略」就是没有讲出来,语意可以看出来他是菩萨,只是「菩萨」二个字没有讲出来,这个叫做作略。【佛子,非指罗睺罗,乃指内秘外现,】内秘,诸位做一下注解,内秘菩萨乘,外现声闻身,这样就更清楚了。内在里面隐藏着菩萨的修行,外现声闻身,【堪称佛子。】这样子才够资格称为佛子。 1、所以,称为佛子并不容易。【即《法华经》所云:「从佛口生,】为什么从佛口生呢。 2、因为弘法利生要借重佛的口,所以,从佛口生,从佛口所演变,讲经出来的正法,叫做【从法化生,故有子义,】所以,我们为什么称为佛弟子我们所听经闻法,全是从佛口生。【得佛法分,堪绍】「绍」就是继承,「绍」就是继续。【佛种」者。 3、】「佛种」就是法身慧命。所以,为什么一直强调:要给众生信心,要给众生希望,不要断众生的法身慧命。 4、就是绍隆佛种。【一、住法王家,】什么叫做住法王家呢。也就是【持秘密藏;】这秘密藏就是通达如来的心性,叫做秘密藏,了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叫做秘密藏。 5、如果一个人用意识心修行,则不住法王家,是住二乘人的家,意识心没有办法达到究竟的菩提;要舍识用根,才能通达如来的秘密藏,也就是如来的如来藏性。【二、住首楞严三昧,持如实行修证,不变随缘,示入生死,不同定性;】这个「不变」把它改成几个字,更能显现它的正法意义:不变,就是如如不动的心性,能随种种的因缘,这样子更清楚。共读楞严开示
五十五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此下十二句,叹实德迥异二乘,显然菩萨作略;此四句叹自利之德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 虚云老和尚谈持戒!
- 虚云老和尚谈持戒!
- 绍云老和尚:不念佛拜佛不诵经,你的五欲妄想就来了
- 皈依的三宝有两种
- 老和尚,能不能讲一讲怎么样参禅?
- 苦而不言,喜而不语
- 绍云老和尚:现在信佛的人多,真正修持正道的人寥寥无几!为什么呢?
-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 绍云老和尚: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把它当回事,那就是积阴德
- 绍云老和尚:不念佛拜佛不诵经,你的五欲妄想就来了
- 绍云老和尚: 要想把这句佛号,念得清清净净,身心都很安稳,还不是个容易的事啊!
-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 私心与杂念
- 禅宗虚云老和尚心法精要及其实修指导
- 绍云老和尚: 要想把这句佛号,念得清清净净,身心都很安稳,还不是个容易的事啊!
-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 绍云老和尚:云居山竺慎师身上发生的一个事情
- 让生活像花儿一样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 总持分第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