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四十四)觉有三义,作二种解释
1、共读共读楞严开示,楞严四十四,开示觉有三义,义作作二种解释。种解楞严经讲义是共读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楞严,这两部开示是开示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义作 2、种解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共读有修之仁者,楞严各位高僧大德,开示开悟见性的义作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种解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佛者:主成就,佛是说法主故。 3、梵语佛陀,译为觉者,乃大觉悟之者。】没有听到佛法,没有一个人能够觉悟,因此佛陀叫做大觉悟,大觉悟,生命只有一种工作要做,就是提早觉悟。【今按本经,终实教意释之,觉有三义,作二种解释:一、本觉、始觉、究竟觉】这是站在理上说,叫做本觉理,也就是每一个人都有本能的觉悟。始觉智,【始觉】如果你动念开始回光返照,产生了智慧,在一切相透视得过去,相就是空;受、想、行、识也是空,开始有了智慧。 4、【究竟觉;】就是觉悟到圆满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究竟觉,佛陀就是究竟觉,究竟觉就是无觉,就是在觉上不加一个「觉」。无觉者无所不觉,叫做究竟觉,无觉无不觉就是究竟觉,也就是不在头上安任何一个觉,或者是不觉,本来就具足。【谓依根中所俱,】六根当中,都有不生不灭的根性。所以,依六根当中所具足的,不生灭的根性。 5、【不生不灭之本觉理体,起始觉智照,回光返照,照到惑尽智满,】本觉理体,本觉理就是一切法无生;起始觉的智照,就是起般若的智慧。要为什么要回光返照呢。一切众生,心都往外攀援、往外追求;学佛懂得往内,歇即是菩提。「惑」就是无明、就是烦恼,有见思惑、尘沙惑,还有根本无明。 1、惑尽了,智慧就圆满。【始觉智与本觉理合,成究竟觉之极果。】这个「合」,是方便说,有合,那么,就当然有不合了。大悟,始觉智就是本觉理;本觉理就是始觉智;始觉智就是究竟觉,三个是一体的。 2、为什么要讲一个始觉智、本觉理,还有一个究竟觉呢。是站在迷的角度,这样次第的分析,让你感觉到有在进步;但事实上,大悟的人,起点就是终点。所以,始觉智与本觉理合,成究竟觉之极果。 3、【二、自觉、觉他、觉满;】就是觉行圆满。佛陀开采了无师智、自然智,自己在菩提树下内证:人人都是佛。 4、自己觉悟了,原来我们的佛性无关于语言;我们的佛性无关于文字;我们的佛性也无关于学历,是每一个人都具足的。觉他呢。 5、就是起慈悲心,每一个佛弟子,都应当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有因缘就要救救众生;没有因缘就要修养自己,努力的听经闻法觉满就是觉行圆满。【谓自己觉悟,本来是佛,只因迷故,而为众生,犹幸虽迷,而佛性不失,】「犹幸」就是还好;「幸」就是幸运的。还好幸运的是:今日我们虽然迷惑;「而」就是但是,但是我们的佛性不失。【而此生灭身中,自有不生不灭之佛性。共读楞严开示
四十四觉有三义,作二种解释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念佛时常见佛像放光,这个该怎么处理
- 老公“骗”走我410元,原来是因为迷上了……
- 绍云老和尚留给沩仰宗法子的开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 盖洛普优势咨询丨迷茫内耗的伙伴快来抢福利,即将涨价!
- 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 界诠法师:不少出家师父,被居士聊着聊着就拖下水了
- 老公“骗”走我410元,原来是因为迷上了……
- 禅宗百丈怀海禅师心法精要及其实修指导
- 能够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 神奇!紫微斗数竟然跟盖洛普匹配上了?
- 盖洛普优势丨“高敏感”“玻璃心”真的是人生的拖累吗?
-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 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
- 绍云老和尚留给沩仰宗法子的开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 自律的动力,来源于内心。
- 简单的生活才快乐
- 皈依的三宝有两种
- 绍云老和尚:坐香腿子疼一点就放下来了,像你这样十年二十年也不行
- 法相宗 适合高级知识分子的法门
- 海灯法师和云居山真如禅寺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