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以十重法义别释净土教法兴起所因
序文 别则专就此经,莲池复有十义:一、大师大悲悯念末法,重法为作津梁故;二、义别因特于无量法门,释净出胜方便故;三、土教激扬生死凡夫,法兴令起欣厌故;四、莲池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故;五、大师勉进初心菩萨,重法亲近如来故;六、义别因尽摄利钝诸根,释净悉皆度脱故;七、土教护持多障行人,法兴不遭堕落故;八、莲池的指即有念心,得入无念故;九、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故;十、复明径路修行,逕中之径故。 此为教起所因之第二重法义,乃专门针对此《阿弥陀经》,具体阐释净土教法兴起所因。此别释乃由十重法义展开: 一者释尊大悲悯念五浊恶世末法众生,于此法弱魔强、圣贤隐伏之暗夜,开启念佛一法,为业障深重遭遇剧苦的末法众生,作度越生死苦海之津渡桥樑。 二者在佛一代时教所宣说的无量法门中,特别拈出最胜特异之念佛往生净土一法,饶益安乐一切众生。 三者以信愿慧光,激扬生死凡夫,令其生起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之愿心。 四者教化引导二乘行人往生极乐,令其生起无上菩提心,圆成大乘佛果。 五者劝勉策进初发菩提心菩萨往生净土,亲觐弥陀,证无生忍,还来此方秽土,化导刚强众生。 六者净土一法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平等普度九法界一切众生出离分段、变易两种生死苦海,悉皆圆成无上菩提。 七者阿弥陀佛以大悲愿力光明,六字万德洪名,加持末法多障行人,令其远离种种魔障,菩提路上修行一帆风顺,避免于此烦恼险道,坠堕三恶趣。净业行人恳切持名,感通佛力,带业往生,永脱轮迴。 八者净土一法,专持佛名,直截简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念即佛,不必捨念,得入无念之实相。 九者净土妙法,指方立相,住相证果。善巧指示因于往生净土,见佛闻法,即悟无生。又或于此土精进念佛,理一心不乱,即悟无生。 十者净土法门与一代通途教法相较,乃由仰靠佛力护念加持故,是为修行径路。又念佛法门有通四种,即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与万行迴向。而持名念佛,用力少,收功极大,但持洪名,直登不退转地。是为捷径中的捷径,又称径中之又径。 此十重名题法义,和合建构净土一法「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蕅祖语)之特质。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的李士谦
- 举隐山禅师“泥牛入海”之公案
- 做生意的找和尚,没生育还要找和尚
- 佛源老和尚:末法时期没有善知识,还有一个什么办法,就是。。。
- 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三千金
- 修行有三见
- 为了改变自己,我交了1万块押金,结果……
- 体光长老:高旻寺法一首座夏天穿棉袄,冬天跳河洗澡
- 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三千金
- 与优秀者同行
- 佛源老和尚 | 保安心油
- 供养一杯“清水”的福德,可能远超过你的想象!
- 施食有很多好处,一般人看不到
- 佛教知识 | 如来十号是什么?
- 佛教知识 | 如来十号是什么?
- 人生最深的滋味,尽在一个“熬字”里
- 经常这样去想,就不会怨天尤人
- 佛源老和尚开示“云门三句”,杀疯了!
- 人是相互的
- 佛源老和尚:他们都不想进禅堂坐香,禅堂的功夫是最不好用功的…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