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浅析讲记(五十三)做功夫令心坦然住 不擒不纵
1、大手《大手印》浅析讲记,印浅五十三,析讲做功夫令心坦然住不擒不纵。令心我们修法的住不纵人,是大手大君子、大丈夫,印浅更是析讲要坦坦荡荡。“虽经直指,令心亦不能见,住不纵故当先使粗妄澄清。大手 2、印浅因示日:最初令心坦然住真心在什么处,析讲真心是令心什么样子,已经直接指示了很多次了。住不纵我们如果经过直接指示后,还是不能见到,说明我们妄心很重,那就应该做功夫断粗妄。开悟证道分先后,因此作功夫也分先后开始做功夫的时候,要把随境而转的粗妄斩断。 3、什么是粗妄。看见这个想这个,看见那个想那个,对境生心,攀缘不息的妄想我们作功夫不睬它,一切放下,就是断粗妄。 4、粗妄断了,还有细妄——就是我们脑子里的一些意念。诸位作过功夫都晓得,当我们停下粗粗的妄念时,那些细的意念不知不觉地纷纷跳出来了,这跳出来的就叫细妄,这在法相宗里叫“意”。 5、法相宗所讲五个遍行心所,任何人都有,一切众生都有,即作意、触、受、想、思,这是最根本的妄心它时时在动,如潜水鱼在底层运动,而且动得很快,表面上看不见它动,但它迁流不息,没有停息,此为微细、极微细的妄念。这极微细的妄念也叫微细流注,它最微细,湛不摇处,就如高速流动的水,看上去象是一点也不动了,其实它动得非常之快,非人眼目之所能见,要深人入金刚萨埵定才看得见它。所以,粗妄断了,还有细妄、微细妄、极微细妄,更何况我们初用功,只是做到身体不动而已。怎样才能见到这更深层的极微细的妄念。 1、我们只有安下心来打坐,先澄清粗妄,才能看见细妄微细、极微细的妄念,从而将其断掉,证见自心本相;所以,先要破粗妄。如何做功夫。大手印这样指示我们:“最初令心坦然住。 2、”做功夫一开始,先要让我们的心很坦然,不要有住着,不要有烦恼,不要有拘谨,不要有束缚,坦坦荡荡。儒教讲:“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小人心存利害得失,在心里面转圈子。患得患失,是故常戚戚。君子不患得失,一切都无所谓,所以坦坦荡荡。 4、我们修法的人,是大君子、大丈夫,更是要坦坦荡荡坦坦者,平坦也,笔笔直直的,没有弯曲,心无弯曲,直心就是道场;荡荡,就是把一切都扫荡空尽,无所住着;是故坦然自在得很。大手印叫我们先要这样做。若不能如是,心里有所执着,总是转个不停,我们就要依法对治就是“不擒不纵”。 5、擒者,就是抓住它,按住它;纵者,就是放纵它。我们既不要擒住它,也不要放纵它。《大手印》浅析讲记
五十三做功夫令心坦然住 不擒不纵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