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现相来垂手接引,如何判断是佛是魔
问:佛现相来垂手接引,佛现佛魔怎敢相信是相垂佛是魔?当下心该如何? 大安法师答:这得要问你,你是手接不是信愿持名了?你如果平时是深信切愿持名,求往生的引何恳切心,那么临命终时,判断阿弥陀佛来垂手接引,佛现佛魔就是相垂我们能感的心性跟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之间感应道交所出现的情况。那么这个情景一来,手接我们的引何心应该要安定,应该要相信,判断应该要随佛往生。佛现佛魔这里是相垂不会有问题的。 魔在这个情况下是手接不敢也没有能力在临命终时,在我们念阿弥陀佛的引何时候他敢来干扰,敢来示现的判断。如果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还没有威神来挡住魔的干扰的话,那他救度众生的力量就会减弱得太多。 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信心,只要我们是信愿持名的,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随佛往生,一弹指间,一念间。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弹指间就到西方净土七宝池莲花化生。 这时候我们莲花化生的身体就是我们法身慧命的诞生,这个法身慧命是在莲花里面,这个莲花是阿弥陀佛给与我们的正觉的莲花,果地上的恩赐。 莲花作为大冶熔炉,我们就在里面转凡成圣,在那里转化我们的形态。一出来就是紫磨真金色,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像佛一样的相好、功德、六种神通具足,这时候我们才得到大利益——无上之大利益,所以一定要念佛求往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哪十种行为是犯了盗戒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二)【义贯】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三)【讲义】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九十四)【讲义】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讲义】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讲义】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讲义】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 怎样处理好学佛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零二)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
- 随机阅读
-
- 忽然看见异相,这里头有魔也有圣境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八)【义贯】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五)【讲义】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九)【义贯】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 共读楞严开示(九十七)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三)【义贯】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八)【讲义】[午二就喻详辨]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
-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九)【讲义】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二)【义贯】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一)【讲义】二手于空相摩,即根尘相对,亦可指生灭不生灭和合
-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六十二)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七十六)【义贯】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八)【讲义】丑二会通四科即性常住(分二) 寅初总标即妄即真 二别明即妄即真
-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的李士谦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五)【讲义】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三)【义贯】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零二)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
- 搜索
-
- 友情链接
-